- 《翠鳥》教學設計 推薦度:
- 泉城教學設計 推薦度:
- 《觀潮》教學設計 推薦度:
- 將心比心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琥珀》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烏塔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烏塔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烏塔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nèi)容。
3、能對文中的人和事進行評價,增強獨立生活、自強自立的意識。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能對文章記敘事情闡述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教學難點:
從敘述、描寫中了解人物的特點、感悟深層意思并談出自己見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題,初讀課文。
1、你們喜歡旅游嗎?最遠到過哪兒?和誰一起去的?
2、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也很喜歡旅游的小女孩烏塔(板書課題)。來,讓我們一起親切地跟她打個招呼。
3、課文寫了烏塔一件什么事呢?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由地讀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讀通課文。
二、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生字新詞的學習情況。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暑假里,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
三、學習第5小節(jié)重點句1,初步認識烏塔。
1、她游歷了歐洲的哪些地方呢?
2、讀讀這句話,你有什么感受?
3、你了解歐洲嗎?出示地圖,介紹歐洲,讓學生對烏塔油然而生敬意
4、初次了解烏塔,你覺得她是個怎樣的孩子呢?
5、假如是你,你能一人游歐洲嗎?
過渡:那烏塔就不怕危險嗎?她爸爸媽媽不擔心嗎?她能周游歐洲靠的是什么?
四、深入學習第7小節(jié)的重點句2、3,進一步認識烏塔。
1、學生圍繞問題,再次自讀課文。從課文中找找句子,圈一圈劃一劃重點的詞句,然后小組內(nèi)交流。
2、學生帶問題,小組合作學習。
3、反饋學習情況,教師點撥,加深理解,并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重點讀好烏塔的語言,來體會她的特點)
?。?)說感受,板書詞語
?。?)引讀:這次旅行,她安排周密——她做的準備又是那么充分——
?。?)現(xiàn)在你眼中的烏塔又是什么樣的?(板書詞語)
(4)怪不得她爸爸媽媽——不擔心
?。?)讓我們一起來贊一贊這個生活獨立、能干、懂事、聰明的小女孩。
五、學習第8、9小節(jié)中對烏塔正面語言的描寫,了解她另外的性格特點(思想上獨立,敢說敢做,實踐精神。)
六、小結(jié),說體會。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并一步步深入地了解了烏塔,這時,你想對烏塔說什么呢?
?。ㄏ驗跛W習并不是模仿她獨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賴思想,培養(yǎng)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板書:獨立不依賴
七、練筆提高:同學們對烏塔還有很多很多的話要說,你可以把它寫下來,題目《從〈烏塔〉想到的》,然后在全班交流交流。
烏塔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有感受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nèi)容。
3、能對文中的人和事進行評價,增加獨立生活、自強自立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2、引導學生從課文的敘述的描寫中了解人物特點,并在閱讀后與同學交流自己的見解。
教學準備:
歐洲地圖,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1、孩子們,你們喜歡旅游嗎?都到過了哪些地方,是和誰一起去的?如果讓你獨自一人出遠門或去旅游,你們敢不敢去呢?
2、孩子們,有這么一個孩子呀,她非常了不起,能一個人獨自到歐洲去旅游,你們想和她成為朋友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位德國小姑娘(板書:烏塔)和她交個朋友,看看她是怎樣去旅游的,她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
3、看地圖了解烏塔都到了哪些地方,讓孩子們知道歐洲一共有43個國家。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看看課文中的烏塔給作者留下什么印象。
二、初步學習課文感知
1、生自由地讀課文,要求你們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檢查生詞情況:洗漱、愜意、號碼、反駁、邏輯、語塞。
3、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事?
(寫的是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故事)
三、再讀課文,感知烏塔的性格特點
交流一:
1、孩子們,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1—3自然段,作者在青年旅館里初識烏塔,覺得烏塔是一個怎么樣的孩子。
指名匯報讀描寫烏塔的句子,從這些描寫中你知道烏塔給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
除了經(jīng)驗豐富外作者還認為烏塔還是一個熱情活潑的女孩子,哪些句子寫到了。
交流二:
2、烏塔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做了哪些準備工作的?
①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
?、诿康揭坏夭榫炀值奶柎a;
?、劢o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④用三年的時間準備;⑤掙旅費。
通過這些作者知道了烏塔又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交流三:
1、你們能向烏塔這樣嗎?(中國的孩子敢這樣做嗎?)
師:烏塔的這種持之以恒的頑強自立精神不正是我們需要的嗎?
在咱們中國我們的家長會同意你們這樣做嗎?
2、、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讀讀第8、9自然段中烏塔和作者精彩的對話,看看烏塔是怎么說的?
自由讀課文8、9自然段,想想烏塔的說法對不對?
指名讀第8自然中烏塔說的話。
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這是什么句,誰能把這句話讀好。
交流四:
1、孩子們?yōu)跛倪@些話想告訴我們什么呢?
烏塔不同意中國家庭愛孩子的方式和管教孩子的做法,認為不符合邏輯,烏塔認為愛孩子就應該根據(jù)孩子的興趣、愛好給孩子一個自我鍛煉的平臺,這樣才是真正的愛孩子。
2、老師覺得烏塔可真了不起,我很佩服她,小小年紀就有自己的看法,烏塔還和作者說了什么?讀節(jié)9自然段。
3、現(xiàn)在誰愿意和老師一起來把第9自然讀好。
師讀作者的話,生讀烏塔的話。
同桌練讀,對話形式一直到會背。
師:此時作者又看見了一個怎樣的烏塔。烏塔認為光從書中認識世界是不夠的,還要親自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去熱愛生活。
四、拓展
1、孩子們,你們贊同烏塔的做法和說法嗎?現(xiàn)在我們來討論一下,一個小女孩能否自己出門旅游。
2、請同學們說出自己的理由與大家交流一下。
預想:正方,反方
要求兩人一小組討論、匯報。
3、交流匯報后老師說,孩子們此時此刻作者心里在問咱們中國的烏塔在哪里?有烏塔這樣的孩子嗎?所以作者要我們學習烏塔做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小結(jié):老師也非常希望你們能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孩子。
五、板書設計:
經(jīng)驗豐富
烏塔熱情、自立獨立自主
親自體驗熱愛生活
烏塔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烏塔》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反應了國外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
文章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來寫的。先寫初逢烏塔,在羅馬的旅館里,主要寫她睡得正香和起身后利利索索地收拾好行裝,準備按計劃繼續(xù)游覽;接著寫晚上回到旅館后,我和烏塔的談話,只要寫了烏塔這次旅游的行程之長,安排之周,準備之久,以及獨立生活的意識;最后寫烏塔和我道別,繼續(xù)她未完的旅程。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生字、新詞,了解詞語的意思。讀懂課文內(nèi)容,
并能對課文的內(nèi)容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讀后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3.德育目標:學習烏塔為了自己的目標勤奮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獨立自主的好品質(zhì)。思考作為我們應該有怎樣的自主能力?
4.創(chuàng)新目標:引導學生自學,自己提出問題,學會獨立思考。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從敘述、描寫中了解人物特點,感悟較深層意思并談出自己的見解。
【教學用具】自制PPT課件 朗讀視頻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都和誰,去過那兒?
學生自由回答。
2、有一個和你們年齡差不多的德國小姑娘,她自己一人游歷歐洲, 她叫——烏塔。(板書課題)
3、看課題,這是以人物的名字命名的,顯然,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那么,寫人的文章怎么讀才能讀懂? (抓 住人物的特點讀)
4、人物的特點指什么?(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
二、初讀感知:
1、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順句子,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預習:
課件出示本課的生字詞,指名讀。
3、指名讀文。
三、合作探究:
1、默讀課文,思考:烏塔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在文中找到相關(guān)的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實際談體會。
2、小組交流。把自己的閱讀收獲在小組里交流,大膽提出自己的閱讀見解。
3、指名匯報。
用“我認為烏塔是個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的句式匯報。
預設:
(1)我認為烏塔是個活潑、熱情的孩子。如:她一見我,立刻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又問我從哪里來……她一聽,高興得大叫。
?。?)我認為烏塔是個有自我保護意識的孩子。如: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
?。?)我認為烏塔是個有責任感的孩子。如:然后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我認為烏塔是個做事有條理、有計劃的孩子。如:這次旅行她準備了整整3年,讀了很多有關(guān)這些國家的書籍。
……
4、我們向烏塔學習什么?是否也向烏塔一樣背上旅行包去游歷歐洲?
討論后歸納:向烏塔學習并不是要模仿她獨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賴思想,培養(yǎng)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
5、回顧課文內(nèi)容,本課作者重點抓住人物的什么特點寫的?
?。ㄖ饕莻€性化語言)
四、拓展寫作:
1、學習完課文,你一定有許多話要說,對你的父母或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請你以“由烏塔想到的”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把自己此時最想說的話寫下來。
2、寫完后小組交流、修改。
3、讀給大家聽。
五、課堂小結(jié):自由暢談學習收獲。
板書設計: 烏塔
烏塔是個__________的孩子
獨立生活 自立精神
課例分析與討論:
本課教學教學設計思路清晰,談話導入后引出課題,再從課題入手,引出寫人文章抓住什么特點讀才能讀懂,為讀文后的寫作鋪墊。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讀熟、讀通句子。合作探究,抓住重點詞句,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閱讀理解,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寫自己的閱讀感受。抓住重點句子,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內(nèi)容。每度一個句子,都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非常通俗地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是學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滲透讀寫結(jié)合點,寫人的文章,抓住人物特點讀才能讀懂,本文主要是寫人物的個性化語言,比如人物的對話,通過人物間的對話,突出了烏塔的性格特點。學習這一寫作方法,把自己的讀感受寫下來。存在的不足:理解課文時有點細了,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應該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牽引的痕跡有點重,以至于用過長的時間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影響了后面的練筆。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最基本環(huán)節(jié)。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教學所用時間最多。閱讀教學與識字教學、作文教學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提高閱讀教學質(zhì)量是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關(guān)鍵。
烏塔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1、認讀6個生字,以及“洗漱、愜意、反駁、邏輯、筋疲力盡、電話號碼”等詞語。
2、讀懂課文,學習烏塔自立自強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通過描寫人物言行突出人物性格的寫法。
教學重、難點
感悟通過描寫人物言行突出人物性格的寫法。
課前準備
師生一起觀察歐洲地圖,了解歐洲的著名城市。
教學過程
看圖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歐洲地圖。
2、有一位14歲的小姑娘經(jīng)過充分的準備和精心的籌劃,獨自一人游歷歐洲,這個小姑娘就是課文的主人公——烏塔。(板書課題)
個性自讀,自主感知
1、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拼音,遇到生詞可查字典、詞典。
2、賽讀生字詞:洗漱、愜意、電話號碼、反駁、邏輯、精疲力竭。
3、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4、四個同學組成小組;每個學生朗讀一遍課文,大家對出現(xiàn)的問題給以糾正;討論烏塔是一位什么樣的小姑娘。
自讀課文,深入體會
1、烏塔是一位具有獨立生活能力和自主意識的德國小姑娘。再讀課文,從課文的描寫中體會烏塔獨立生活的意識。
2、讀讀議議:
a、在初次見面的部分,哪些描寫可以看出烏塔做事有生活經(jīng)驗,從容不迫?
b.在地圖上找出烏塔在歐洲游歷的地點,讀讀、議議烏塔為什么不怕危險?
c.分角色朗讀“我”與烏塔對話的部分,體會烏塔的自主意識。
了解主題,展開討論
1、 烏塔的哪些話或哪些做法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說說你的見解。
2、 說說自己打算從哪件事做起,克服依賴思想,培養(yǎng)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布置作業(yè)
1、把故事講給父母聽;和父母商量,先從哪些事做起克服依賴思想,培養(yǎng)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2、把課文第二部分變?yōu)閷υ?,練習分角色朗讀。
烏塔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會正確認讀6個生字。
2、抓文章的主要人物之間的聯(lián)系,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3、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說說烏塔是怎樣做的,并能對烏塔的行為做出正確的評價。
4、圍繞導語提示的問題展開討論,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能力以及讀后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教學重點:
體會并學習烏塔生活上和思想上的獨立精神。
教學難點:
結(jié)合對文本的理解,能對烏塔的言行做出正確的判斷,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閱讀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圖片欣賞,導入課題
1、欣賞歐洲風景圖
師:老師帶你們?nèi)ヮI(lǐng)略歐洲的風光。
師:我們只是從圖片上欣賞歐洲的美麗風光,有個女孩她僅14歲,就獨自游歷了這些美麗的地方,大家想認識她嗎?她就是——板書課題
2、板書課題,讀課題
二、預習展示,整體感知
1、出示詞語,正確認讀
2、結(jié)合導語提示,認真默讀課文,看看課文講的是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誰和誰之間的事?我們可以從人物之間的聯(lián)系入手概括主要內(nèi)容。
我在羅馬的青年旅館遇到了烏塔,我們之間有了交談,我看到了她愜意的旅游,聽到了她為旅行所做的準備,第二天,烏塔向我道別,繼續(xù)她未完的旅程。
課文主要講了誰?我們可以從課題入手,簡潔的概括為: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一件事。
三、細聽烏塔怎樣做(學習第7自然段)
過渡語:你們喜歡旅游嗎?讓我們走進烏塔的歐洲之旅,先聽聽她為了這次旅行做了些什么?哪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第7自然段)
1、出示句子第7段的1、2兩句,齊讀。
2、讀了這兩句話,你知道烏塔為這次旅行準備了多長時間?(準備了三年)
3、在這三年中她都做了些什么事?
?。ㄩ喿x了很多書籍、自己課余掙旅費、設計好旅行路線和日程)
4、每到一地后又做了些什么?
?。ú檎揖炀蛛娫?、給家里撥打電話或寄明信片)
5、從中你認為烏塔是個怎樣的孩子?小組交流
6、匯報交流:從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烏塔是個___________的孩子。(學生各抒己見,講得好的同學到黑板板書)
預設:
從在家里就設計好路線和日程,可以看出烏塔是個做事有計劃、有條理、考慮周到的人。
從查找警局電話號碼,可以看出她是個膽大心細的人。
從每到一地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明信片,可以看出她是個有責任感的人。
從能為旅行準備三年,可以看出烏塔是個認定目標,堅持不懈為之努力、意志堅定的人。
從為旅行閱讀很多書籍,可以看出烏塔是個富有智慧的人
從自己課余掙旅費中,可以看出她是個自力更生的人。
四、細看烏塔的歐洲之旅,感知這樣做好與不好?(學習1—4自然段)
過渡語:旅行之前你會想到這些問題嗎?烏塔卻做了如此充分的準備,可以看出他并不是冒然行事。我們再來看看烏塔的歐洲之旅怎么樣?”
1、請用橫線劃出描寫烏塔的句子,讀一讀,你感受到了他的旅行怎么樣?(抓愜意重點詞感受烏塔旅行的美好。)
2、而我的旅行呢?(抓筋疲力盡、疲倦重點詞感受作者旅行的倉促和時間安排上的不合理。)
3、烏塔為何有如此愜意的旅行呢?(這得力于她事先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這也說明了她是一個獨立自主、有主見的人)
4、聽了烏塔旅游的安排,看到了烏塔愜意的旅行,我們再來想一想:烏塔這樣做好不好?
五、聚焦兩次爭論,體會成長的差異
過渡語:是呀,勇敢、聰明、能干、獨立的烏塔已深深地定格在我們腦海里了,這足以看出他在生活上是個非常獨立自主的孩子。(板書:生活上獨立自主),下面讓我們聚焦烏塔與我的兩次爭論,看看在爭論中能否體會到點什么?
1、出示第一次爭論句子
比較成長方式的不同
你認為誰說得有道理?
你也像烏塔學習,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你認為家長愛孩子,應該怎么愛?
愛孩子,就給(讓)他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出示第二次爭論句子
比較成長的樂趣不同
你認為誰說得有道理?你也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我認為________________的童年更有樂趣。
4、小結(jié):兩次的爭論烏塔都發(fā)表了與作者不同的觀點,但是烏塔說得更有道理,從中你發(fā)現(xiàn)了烏塔是個怎樣的孩子?(板書:思想上很有主見)
六、總結(jié),布置口語交際
1、出示成長激勵語齊讀,升華主題
2、總結(jié):我希望同學們都在生活中把自己培養(yǎng)成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不要養(yǎng)成依賴的心,而且做事說話要有自己的主見,敢于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觀點。
3、布置口語交際作業(yè)
烏塔教學設計6
一、素質(zhì)教育目標
?。ǎ┲R教學點
1.能認讀本課的生字詞,理解不懂的詞語。
2.通過閱讀課文,了解烏塔是如何獨自一人游歐洲的。
?。ǘ┠芰τ柧汓c
1.訓練學生在閱讀課文時要認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見解。
2.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3.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ㄈ┑掠凉B透點
使學生從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這件事中受到啟示:我們中國孩子也應該學會自立。
二、學法引導
?。ǎ┙處熃谭?/p>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激發(fā)、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學習,使其自身的語文自學能力在研究、發(fā)現(xiàn)、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中得到提高發(fā)展,體會到學習進步的快樂。培養(yǎng)他們自主、自信的優(yōu)良品質(zhì)。
?。ǘW生學法
自讀自悟、小組研討、全班匯報交流。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ǎ┲攸c、難點
教學本課時應引導學生著重探討:年僅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你對此事有何看法和見解?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所在。
?。ǘ┮牲c
1.14歲的烏塔為什么要獨自一人游歐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險嗎?遇到困難時,她會怎樣解決?
2.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她的爸爸媽媽會不會擔心她?她的父母對此事會怎樣想?
?。ㄈ┙鉀Q辦法
1.可讓學生交流課前搜集了解的有關(guān)外國孩子生活和學習情況的資料,有助于學生理解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
2.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讀、多想,鼓勵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學中教師要激發(fā)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去思考,想辦法解決問題,同時發(fā)動學生互助解疑,在討論交流中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五、教學步驟
?。ǎ﹩l(fā)談話,引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旅游嗎?旅游時,你們是不是由爸爸媽媽帶著?可是一位14歲的德國小姑娘竟然獨自一人游歐洲。你們想不想了解這位小姑娘是怎樣獨自一人旅游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7課。
?。ò鍟n題)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交流初讀感受,提出疑難之處。
?。ń處熓崂?、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ㄈ┰僮x感悟,研討釋疑
1.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認真思考,自讀自悟。
2.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教師引導學生著重研討你對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有何看法和見解?
要讓學生暢所欲言,大膽質(zhì)疑,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如有的同學會認為烏塔還小,不應該一個人外出旅游,這樣太危險;有的同學會認為只要做好充分準備,烏塔可以一個人外出旅游,這對她今后的成長會有好處
?。?)談一談你對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這句話的理解。
?。?)你認為中國的孩子缺少樂趣嗎?
?。?)出示課文插圖,看插圖,你認為烏塔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4.學生交流課前搜集、了解到的有關(guān)外國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等的資料,談一談中國孩子與外國孩子有哪些不同之處,你認為外國孩子的哪些優(yōu)點值得我們中國孩子學習,中國孩子的哪些優(yōu)點是外國孩子所缺少的?
?。ㄋ模┱n堂總結(jié)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學了本課后,你有何感受,受到什么啟發(fā)。
烏塔教學設計7
人教社第七冊第七單元《烏塔》一課,講述的是德國一位14歲的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漫游歐洲的事,全文敘述的事情具體清楚,揭示的主題耐人尋味。根據(jù)教材編排和訓練重點,本單元著重進行“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的訓練,在教學《白楊》、《桃花心木》兩篇精讀課文的基礎上,作為一篇略讀課文,可以讓學生自讀、自悟。對此,確定本課的學習目標為:(1)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國外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的精神,激發(fā)熱愛生活的情感;(2)通讀全文,通過辯論的形式,提出自己閱讀的見解和看法,提高個人的認識。
本文用時一課時,以下是教學思路。
一、自讀課文,引發(fā)思考。
對于略讀課文,我們向來強調(diào)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同時承擔起進一步進行單元組訓練的任務。因此,首先必須讓學生充分地閱讀課文,總體理解課文內(nèi)容。這一過程是學生自由地讀書,讀前提出要求,使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具體的要求是:(1)認真讀原文,把原文讀通順,遇到不理解或有困難的地方再多讀幾遍,并嘗試著自己解決。(2)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理清課文的條理。自讀課文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為進一步深入探究學習打好基礎。
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學生就比較容易歸納出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這時,教師可以拋出問題:讓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獨自出行,好不好?這問題看似普通,其實引發(fā)了學生的思考,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閱讀課文的見解,更重要的是,它引發(fā)了學生的辯論,為領(lǐng)會內(nèi)容提高認識做了準備。
二、組織辯論,引導探究。
學生的思想中無形存在著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一是小孩子獨自出行,不好;一是小孩子獨自出行,很好。對于這兩種觀點,教師不要急于解答,做出評價,可以要求學生再次認真閱讀課文,到文中找出根據(jù)來說明自己的觀點,大膽發(fā)言,說出看法。
此時,教師就可以組織一場辯論會,把持有兩種不同觀點的同學分成正反雙方,通過辯論來引導他們提高認識。正方觀點鮮明簡練,認為獨自出行能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主的精神,增長見識;反方則擔心獨自出行的安全、經(jīng)濟負擔等問題。當雙方爭執(zhí)不下,教師應注意把握語文學科的特點,要引導辯論的雙方從課文中找出依據(jù)反駁對方。正方同學找出的重點語句,足以解決反方同學的擔心,請看:
?。?)反方觀點:“小孩一個人出行多不安全呀!”——正方反駁:“烏塔說她在家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然后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p>
?。?)反方觀點:“一個人外出漫游,不是要花很多錢嗎?小學生還沒有經(jīng)濟收入,不必急著外出?!薄椒瘩g:烏塔“因為年紀小,可以享受優(yōu)惠,買一張全歐洲旅行聯(lián)票,不到400馬克?!痹僬f,還可以勤工儉學,烏塔“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兒童玩?!?/p>
?。?)反方觀點:“小孩子一個人外出,沒有大人指導,會增長見識嗎?”——正方反駁:烏塔“為這次旅行準備了整整3年,讀了很多有關(guān)這些國家的書籍”,烏塔“拿出一摞書,全是歐洲各國的旅游指南”,“對照著看,就像老師帶我玩一樣?!?/p>
?。?)反方觀點:“獨自外出,怎么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呢?”——正方反駁:烏塔帶了鬧鐘,“一陣‘丁零丁零’的鬧鐘聲驚醒了”,還懂得“從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礦泉水裝進背包?!?/p>
經(jīng)過一番辯論,原先持反方觀點的同學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的擔心全是多余的,烏塔已經(jīng)用自己的實際經(jīng)歷告訴了我們,小孩子獨自出行不再是遙遠的夢。在這里,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辯論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發(fā)表閱讀見解的過程,當然,學生所發(fā)表的見解也并非孤立地隨意的說,而是密切聯(lián)系課文,探究課文的過程,不僅深入了解了課文內(nèi)容,而且扎實訓練了本單元的知識點,形式新穎活潑,探討有實效。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必須要樹立明確的觀念,要學生學習烏塔的獨立自主的精神,教師必須從引導學生學習本課做起,從大膽發(fā)表獨立的見解入手。對于學生的不同意見,教師應充分肯定,只要能說出自己的見解,都予以鼓勵贊揚,這既有利于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又有利于保護學生發(fā)言的積極性,養(yǎng)成勇于發(fā)表獨立見解的習慣。
三、總結(jié)提升,提高認識。
激烈的辯論可以提高學生思想上的認識,但這辯論也需要老師的指導??偨Y(jié)全文時,著重點撥烏塔說的兩句話:
?。?)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烏塔對中國家長把孩子“關(guān)”在身邊的做法提出質(zhì)疑,認為只有一個孩子多投入到社會中去,才有利于他們的成長;而家長應該積極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這樣的條件,否則,都不能真正體現(xiàn)長輩對孩子的愛。)
?。?)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電視和書本提供的世界畢竟缺少了切身的感受。烏塔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告訴我們走出家門,融入社會的好處,給人留下深深的思索。)
在總結(jié)提升時,需要注意的是,鑒于中國和德國國情的不同,不必要求學生一定要像烏塔一樣獨自外出,而應該首先克服思想上的惰性,然后嘗試著去逐步提高生活能力,當你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和能力,外出旅行也不再是困難的事了。
四、安排活動,課外延伸。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梢哉f,《烏塔》一課的主旨和《語文課程標準》的提法是相吻合的。同時,《語文課程標準》還指出:“各地區(qū)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fā),積極利用?!睂Υ?,我們不妨課外組織“讓孩子獨自出行——學烏塔,家鄉(xiāng)尋春記”的活動,活動的范圍先確定在“家鄉(xiāng)”這一小范圍,可以聘請家長、老師同時參加,以小組的形式,嘗試自行設計外出線路,自行安排外出設備,自行準備外出經(jīng)費,設身處地地體驗烏塔的感受?;顒咏Y(jié)束召開一次座談會,總結(jié)活動的心得,并指導完成一次實踐性習作。
烏塔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5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nèi)容,并能對課文的內(nèi)容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引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旅游嗎?旅游時,你們是不是由爸爸媽媽帶著?可是一位14歲的德國小姑娘竟然獨自一人游歐洲。你們想不想了解這位小姑娘是怎樣獨自一人旅游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7課。(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交流初讀感受,提出疑難之處。
(教師梳理、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三、再讀感悟,發(fā)表見解。
1.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認真思考,自讀自悟。
2.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教師引導學生著重研討“你對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有何看法和見解”?
(2)談一談你對“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這句話的理解。
?。?)你認為中國的孩子缺少樂趣嗎?
?。?)出示課文插圖,看插圖,你認為烏塔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4.學生交流課前搜集、了解到的有關(guān)外國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等的資料,談一談中國孩子與外國孩子有哪些不同之處,你認為外國孩子的哪些優(yōu)點值得我們中國孩子學習,中國孩子的哪些優(yōu)點是外國孩子所缺少的?
四、課堂總結(jié)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學了本課后,你有何感受,受到什么啟發(fā)。
教案點評:
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多讀、多想,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激發(fā)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去思考,想辦法解決問題,同時發(fā)動學生互助解疑,在討論交流中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學生交流課前搜集了解的有關(guān)外國孩子生活和學習情況的資料,有助于學生理解“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苯處熤笇W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激發(fā)、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學習,使其自身的語文自學能力在研究、發(fā)現(xiàn)、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中得到提高發(fā)展,體會到學習進步的快樂。培養(yǎng)他們自主、自信的優(yōu)良品質(zhì)。
烏塔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5個生字
2、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并對課文的內(nèi)容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點:能在閱讀中形成自己的見解,并用流利的語言表達出來。
教學難點:從敘述、描寫中了解人物特點、感悟較深層意思并談出自己的見解。
課型:略讀課文
課時:一課時
教法:朗讀,辯論法
教具及教學手段:課前準備好歐洲地圖,了解烏塔的旅游線路。
打開漢語大詞典,預備學生對字詞質(zhì)疑問難。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同學們,你喜歡旅游嗎?為什么喜歡?去過那些地方?有過一個人旅游嗎?你對一個人旅游有什么看法?
烏塔,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漫游歐洲,你聽了有什么感受?(學生回答)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認識烏塔,走近烏塔(照片)
板書課題:《烏塔》
二、交流預習心得,質(zhì)疑。
1、同學們課前都做了預習了,現(xiàn)在我們交流一下你是怎么預習的?(學生回答:掃清字詞,理解文章大意,對不理解的地方進行勾畫等等)
2、同學們交流了預習的方法,這樣可以相互吸收,取長補短。在預習的過程中還有什么不懂或疑難的問題嗎?提出來看能不能相互解答?
三、相互釋疑,深層探究。
1、 對剛剛提出的疑問進行釋疑。
2、(出示地圖)烏塔旅游了這么多的地方,你能像他一樣么?你對烏塔有什么話要說?
3、 讀課文,找出你對烏塔最為佩服的地方。
4、 糾正字音,讀完讀出你對烏塔最為佩服的地方,并說出佩服的原因。
學生回答:自立,獨立生活的能力強。有主見。有禮貌,關(guān)心爸爸媽媽等等,
總結(jié):烏塔是個自立的小姑娘,體現(xiàn)為生活上的自立和精神上的獨立
四、 延伸。
1、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烏塔,談談你認識烏塔后的感受!
?。ㄏ驗跛W習之類。)
2、 向烏塔學習什么?一個人出來旅游還是獨立的意識?
出來旅游,父母會同意嗎?我們可以模仿一下家庭辯論
3、 辯論:學生自愿分組形成兩大陣營,圍繞“我們能不能一個人出去旅游”進行辯論。
總結(jié):烏塔一個人出來旅游,因為烏塔已經(jīng)具有了很強的獨立生活的能力,而我們很多的同學目前還不具有這樣的能力,所以,我們首先向烏塔學習的應該是她的自立的精神,然后逐步培養(yǎng)獨立生活的能力,也成為讓人佩服的小烏塔。
五、 作業(yè):
烏塔最后說,她要來中國,我們要讓烏塔看看中國的孩子也是獨立的,也是棒棒的,對不對?烏塔可能會在什么來中國呢?(20xx)。還有一年,大家一定要努力培養(yǎng)自己的自立精神?。?/p>
等見到烏塔,大家一定會有很多的話要對烏塔說吧,你會對她說什么?說一說,寫一寫。
板書設計:
烏塔
獨立性:生活上 不依賴別人
精神上 有自己主見
教學反思:
《烏塔》一文為略讀課文,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在導入課文時用旅游的話題,易于激發(fā)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主人公年齡與學生相近,情感體驗要來得真切些,對人物的行為進行判斷相對容易,因此課堂上思維很活躍,學習的積極性高,閱讀后能形成自己的獨立的見解,完成了本課的能力目標。通過與主人公的對比,能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判斷,完成了本課的情感目標。
但是,用在讀課文上的時間過長,擠占了后來對人物形象地分析時間,對人物形象分析時只是粗說感受,沒有緊扣文本。這是教學本文的一個不足之處。
烏塔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的生字“漱、愜、碼、駁、邏、輯”。
2、讀懂課文,能對文章記敘事情闡述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受到啟發(fā)。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能對文章記敘事情闡述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教學難點:
從敘述、描寫中了解人物的特點、感悟深層意思并談出自己見解。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感知課文。
1、你們獨自一個人出過門嗎?最遠的到過哪?去干嗎了?
2、有個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歲就一個人周游歐洲。她的名字叫--烏塔(板書課題)
二、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生字。
2、檢查課文讀通情況,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深入學習課文,集會文章思想。(根據(jù)這件事,學生自由質(zhì)疑,教師歸納,引導學生圍繞問題,齊讀課文。)
1、烏塔都到過哪些地方
2、烏塔不怕一個人路上碰到危險嗎??
3、你覺得烏塔是個怎樣的孩子,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
?。?)熱情、活潑。如: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又問我從哪里來……她一聽,高興得大叫……馬上拿糖給我吃
?。?)生存能力強。如:烏塔說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兒童玩。
?。?)有責任感。如:然后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給家里的每一個人買禮物。
(4)做事有條理,有計劃。如:她拿出一摞書給我看,全是歐洲各國的旅游指南,每個國家都是厚厚的一冊,介紹得十分詳細為這次旅行他準備了整整3年,讀了很多有關(guān)這些國家的書籍。
......
四、指導學生討論交流,結(jié)合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討論交流,請學生積極發(fā)表見解,我們可不可以像烏塔一樣單身外出旅游?
烏塔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點
1.能認讀本課生字詞,理解不懂的詞語。
2.通過閱讀課文,了解烏塔是如何獨自一人游歐洲的。
(二)能力訓練點烏塔教案優(yōu)秀教學設計
1.訓練學生在閱讀課文時要認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見解。
2.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3.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德育滲透點
使學生從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這件事中受到啟示:我們中國孩子也應該學會自立。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難點
教學本課時應引導學生著重探討:年僅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你對此事有何看法和見解?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所在。
(二)疑點
1.14歲的烏塔為什么要獨自一人游歐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險嗎?遇到困難時,她會怎樣解決?
2.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她的爸爸媽媽會不會擔心她?她的父母對此事會怎樣想?
(三)解決辦法
1.可讓學生交流課前搜集了解的有關(guān)外國孩子生活和學習情況的資料,有助于學生理解“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
2.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讀、多想,鼓勵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學中教師要激發(fā)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去思考,想辦法解決問題,同時發(fā)動學生互助解疑,在討論交流中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流程:
一、啟發(fā)談話,引入新課。
1、同學們喜歡旅游嗎?你們也許到過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誰到過什么地方?
2、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一位德國小姑娘——(板書:烏塔),看看她是怎樣旅游的?
二、指導學生自學課文。
1、出示自學建議(幻燈片1)。
?。?) 再讀一讀閱讀提示,根據(jù)提示去自學。
?。?) 認真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遇到不理解或有困難的地方再多讀幾遍,并嘗試著自己解決。
?。?) 在感觸深的句子、段落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
2、學生自學課文。
3、交流初讀感受,提出疑難之處。
(教師梳理、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三、再讀感悟,研討釋疑
1.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認真思考,自讀自悟。
2.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教師引導學生著重研討“你對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有何看法和見解”?
要讓學生暢所欲言,大膽質(zhì)疑,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如有的同學會認為烏塔還小,不應該一個人外出旅游,這樣太危險;有的同學會認為只要做好充分準備,烏塔可以一個人外出旅游,這對她今后的成長會有好處……
?。?)圍繞自己的觀點到課文中去尋找證據(jù),想辦法說服別人。
?。?)談一談你對“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這句話的理解。
?。?)你認為中國的孩子缺少樂趣嗎?
4、快速讀課文,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談一談烏塔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抛岳砟芰?。如:說話間,它已經(jīng)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褲、白球鞋,從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礦泉水裝進背包。
⑵生活經(jīng)驗豐富。如:她告訴我“羅馬很熱,街上小攤賣的冰激淋和水都很貴,你要到超級市場去賣?!?/p>
⑶熱情、活潑。如: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又問我從哪里來……她一聽,高興得大叫……馬上拿糖給我吃
⑷生存能力強。如:烏塔說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兒童玩。
?、捎胸熑胃?。如:然后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o家里的每一個人買禮物。
?、首鍪掠袟l理,有計劃。如:她拿出一摞書給我看,全是歐洲各國的旅游指南,每個國家都是厚厚的一冊,介紹得十分詳細……為這次旅行他準備了整整3年,讀了很多有關(guān)這些國家的書籍?!?/p>
指導學生討論交流,結(jié)合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討論交流,請學生積極發(fā)表見解。(出示幻燈片2)
可不可以像烏塔一樣單身外出旅游?
自立精神與冒險有什么區(qū)別?怎樣才算自立?
⑶從烏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啟發(fā),受到了什么啟示?
可以選擇你感興趣的話題來談。
2、小結(jié),教師提出自己的建議:
?、盼覀儜撓驗跛W習她的獨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們每一個同學去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們從日常生活、學習各方面克服依賴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埔蝗送獬?,要有家長同意和充分準備。
?、且駷跛粯佑兄饕姸幻?,膽大心細,會待人接物。
一個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經(jīng)驗、生活能力,只有通過時間才能鍛煉出來
五、布置實踐作業(yè):(幻燈片3)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聽聽他們的意見。
2、日記:從《烏塔》想到的 。
烏塔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烏塔》一課,講述的是德國一位14歲的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漫游歐洲的事。全文敘述的事情是具體清楚,揭示的主題耐人尋味。根據(jù)教材編排和訓練重點,本單元著重進行“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的訓練,在教學《白楊》、《桃花心木》兩篇精讀課文的基礎上,作為一篇略讀課文,可以讓學生自讀、自悟。對此,確定本課的學習目標為:(1)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國外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的精神,激發(fā)熱愛生活的情感;(2)通讀全文,通過辯論的形式,提出自己閱讀的見解,提高認識。
教學思路
一、自讀課文,引發(fā)思考
對于略讀課文,我們向來強調(diào)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同時承擔起進行單元組訓練的任務。因此,首先必須讓學生充分的閱讀課文,總體理解課文內(nèi)容。這一過程是學生自由的讀書,讀前提出要求,使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閱讀。具體的要求是:(1)認真讀原文,把原文讀通順,遇到不理解或有困難的地方再多讀幾遍,并嘗試著自己解決。(2)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理清課文的條理。自讀課文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為進一步深入探究學習打好基礎。
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學生比較容易歸納出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這時,教師可以拋出問題:讓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獨自出行,好不好?這問題看似普通,其實引發(fā)了學生的思考,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閱讀課文的見解,更重要的是,它引起了學生的辯論,為領(lǐng)會內(nèi)容提出認識做了準備。
二、組織辯論,引導探究
學生的思想中存在著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一是小孩子獨自出行,不好;一是小孩子獨自出行,很好。對于這兩種觀點,教師不要急于做出結(jié)論,可以要求學生再次認真閱讀課文,到文中找出根據(jù)來說明自己的觀點,大膽發(fā)言,說出看法。
此時,教師就可以組織一場辯論會,把持有兩種不同觀點的同學分成正反雙方,通過辯論來引導他們提高認識。結(jié)果,正方觀點鮮明簡練,認為獨自出行能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主的精神,增長見識;反方則擔心獨自出行的安全、經(jīng)濟負擔等問題。當雙方爭執(zhí)不下,教師應注意把握語文學科的特點,要引導辯論的雙方從課文中找出依據(jù)反駁對方。正方的同學找出的重點語句,足以解決反方同學的擔心,請看:
(1)反方觀點:“小孩一個人出行多不安全啊!”正方反駁:“烏塔說她在家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個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然后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2)反方觀點:“一個人外出漫游,不是要花很多錢的嗎》小學生沒有經(jīng)濟收入,不必急著外出。”正方反駁:烏塔“因為年齡小,可以享受優(yōu)惠,買一張全歐洲旅行聯(lián)票,不到400馬克。”再說,還可以勤工儉學,烏塔“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市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兒童玩。”
(3)反方觀點:“小孩子一個人外出,沒有大人指導,會增長見識嗎?”正方反駁:“烏塔為這次旅行準備了整整三年,讀了很多有關(guān)國家的書籍”,烏塔“拿出一摞書,全是歐洲各國的旅行指南”,“對照看著,就像老師帶我玩一樣?!?/p>
經(jīng)過一番辯論,原先持反方觀點的同學會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的擔心全是多余的,烏塔已經(jīng)用自己的親生經(jīng)歷告訴了我們,小孩子獨自出行不再是遙遠的夢。在這里,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辯論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發(fā)表閱讀見解的過程,當然,學生所發(fā)表的見解也并非孤立的隨意的說。而是密切聯(lián)系課文,探究課文的過程,不僅深入了解了課文內(nèi)容,而且扎實訓練了本單元的知識點,形式新穎活潑,探討有實效。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必須要樹立明確的觀念,要學生學習烏塔的獨立自主的精神,教師必須從引導學生學習本課做起,從大膽發(fā)表獨立的見解入手。對于學生的不同意見,教師應充分肯定,只要能說出自己的見解,都予以鼓勵贊揚,這既有利于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又有利于保護學生發(fā)言的積極性,養(yǎng)成勇于發(fā)表獨立見解的習慣。
三、總結(jié)提升,提高認識
激烈的辯論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但這辯論也需要老師的指導??偨Y(jié)全文時,著重點撥說的兩段話:(1)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2)只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
在總結(jié)提升時,需要注意的'是,鑒于中國和德國國情的不同,不必要求學生一定要像烏塔一樣獨自外出,而應該首先克服思想上的惰性,然后嘗試著去逐步提高生活能力。當你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和能力,外出旅行也不再是困難的事了。
四、安排活動,課外延伸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可以說,《烏塔》一課的主旨和《語文課程標準》的提法是相吻合的。對此,我們不妨課外組織“讓孩子獨自出行-----學烏塔、家鄉(xiāng)尋春記”的活動,活動的范圍先確定在“家鄉(xiāng)”這一小范圍,可以聘請家長、老師同時參加,以小組的形式,嘗試自行設計外出路線,自行安排外出設備,自行準備外出經(jīng)費,設身處地的體驗烏塔的感受?;顒咏Y(jié)束,召開一次座談會,總結(jié)活動的心得,并指導完成一次實踐性習作。
烏塔教學設計13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說: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語文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yōu)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yǎng),促進自身精神成長”。使學生個體精神世界得到充分張揚,開創(chuàng)更廣闊的語文學習空間,真正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一、教材分析
《烏塔》是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七組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故事,表現(xiàn)了這個少年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
文章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來寫。先寫“我”在羅馬的一個旅館里結(jié)識了德國小姑娘烏塔,寫她“睡得正香”以及起身后收拾好行裝、外出旅游;接著寫晚上回到旅館后“我”和烏塔的談話,主要談的是烏塔這次旅游的行程之長、安排之細、準備之久,以及她要在親身經(jīng)歷中認識世界的想法;最后寫烏塔與“我”道別,繼續(xù)她未完的旅程。
課文在描寫中展現(xiàn)人物性格特點。語言描寫表現(xiàn)了烏塔對事物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體現(xiàn)她在思想上的獨立。一些細節(jié)描寫看出烏塔做事很有經(jīng)驗、從容不迫。課文還在對比描寫中凸顯烏塔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編者的意圖:一是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了解世界上其他兒童的成長經(jīng)歷,培養(yǎng)自己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二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有自己的見解,并愿意與大家交流閱讀感受。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對課文的內(nèi)容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3、初步培養(yǎng)孩子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克服依賴思想,嘗試在生活中經(jīng)受鍛煉和考驗。
三、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從課文的敘述和描寫中了解人物特點,并在閱讀后與同學交流自己的見解。
四、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多媒體配樂重復出現(xiàn)歐洲簡介、烏塔去過的地方:法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的希臘等的美圖、文字片段。
2、調(diào)坐姿。
(一)、引入新課:剛才咱們伴著悅耳的音樂,看了歐洲許多地方的美圖,你想說什么?
師:是呀。有一位14歲的小姑娘和你一樣,發(fā)出了這樣的贊嘆,獨自游覽了歐洲。我們一起喊出她的名字——烏塔
板書:烏塔。讀題。
?。ǘ?、預習檢測
1、過渡:同學們預習了課文,王老師想分享一下你們的預習成果,可以嗎?
這篇課文一共——10個自然段,老師請10同學讀一讀,
2、讀文正音
生:10位學生讀文。
我們的要求是:讀準——字音,讀順——句子。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生:讀10個自然段,
適時正音,糾錯。寫出易錯詞:洗漱、筋疲力盡、睡眼朦朧、佛羅倫薩、語塞、反駁、邏輯等。
3、交流:課文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故事。
4、交流:本文寫作順序。
填空: 課文先寫“我”在羅馬的一個旅館里結(jié)識了德國小姑娘烏塔。板書:結(jié)識
接著寫晚上回到旅館后“我”和烏塔的談話。板書:談話
最后寫烏塔與“我”道別,繼續(xù)她未完的旅程。板書:道別
5、小結(jié):這樣的寫作順序,我們稱之為事情的發(fā)展順序。
板書:事情的發(fā)展順序 。《烏塔》這篇課文就是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來寫的。
?。ㄈ?、自學、議學、悟?qū)W
1、過渡:當王老師第一次讀這篇課文時,就特別佩服這位14歲的德國小姑娘,我想,烏塔也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自學提示:默讀課文,想一想烏塔有哪些與眾不同之處,用“概括,寫在旁邊。 3、交流:
適時板書:烏塔:愛生活、愛讀書、熱情、獨立、有理想、執(zhí)著……
?。ㄋ模?、再讀課文,體會寫法。
A、體會“語言描寫” 1、過渡:烏塔太棒了,作者寫得太好了。忍不住想再讀一讀課文,我們來找找作者用了什么“法寶”?
2、出示:(第5自然段)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又問我從哪里來,我說是中國人,現(xiàn)旅居德國。她一聽,高興得大叫:“我是德國人,住在漢堡?!彼嬖V我她叫烏塔,已經(jīng)14歲了。這次趁暑假游歷歐洲。已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后還要去希臘。我有點驚訝:“你一個人嗎?”“當然?!彼茏匀坏卮鸬馈?/p>
3、提示:注意聽哦。
4、師讀: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又問我:“你從哪里來的?”我說:“我是中國人,現(xiàn)旅居德國?!彼宦?,高興得大叫:“我是德國人,住在漢堡?!彼嬖V我:“我叫烏塔,已經(jīng)14歲了。這次趁暑假游歷歐洲。已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后還要去希臘?!蔽矣悬c驚訝:“你一個人嗎?”“當然?!彼?/p>
自然地答道。 師:接下來的第6、7自然段,我們配合一下,
5、師生角色讀:師——提示語、“我”,生——烏塔
6、師:第9第10自然段,老師請三位同學分角色讀。
提示語——
文中的“我”——
烏塔——
7、小結(jié):讀著讀著,你會覺得烏塔——(看板書讀),作者用了什么“法寶”?
板書:語言描寫
8、小結(jié):是的,作者并沒有在課文中寫烏塔“獨立、熱情??”可我們讀著讀著就覺得烏塔——(看板書讀),這就是“語言描寫”的魅力。
B、體會“對比描寫”
1、過渡:其實,當我們讀這篇文章時,作者為了體現(xiàn)烏塔的——(看板書讀),作者還用了一個“法寶”。
2、出示:(第4自然段)女生讀:晚上8點多,我疲倦地回到旅館。這時小姑娘正愜意地趴在床墊上,一邊吃糖,一邊看一本厚厚的書。
3、描紅:“疲倦”“愜意”
4、師:你發(fā)現(xiàn)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法寶”?
板書:對比描寫
5、師:作者在很多地方用了這個“法寶”?誰發(fā)現(xiàn)了? 6、交流出示:“我”——烏塔
烏塔——中國孩子
間接經(jīng)驗——親身體會
小結(jié):在這些對比中,我們會更深刻的體會到,烏塔——(看板書讀)
(五)課堂小結(jié)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文章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來寫。先寫“我”在羅馬的一個旅館里結(jié)識了德國小姑娘烏塔,寫她“睡得正香”以及起身后收拾好行裝、外出旅游;接著寫晚上回到旅館后“我”和烏塔的談話,主要談的是烏塔這次旅游的行程之長、安排之細、準備之久,以及她要在親身經(jīng)歷中認識世界的想法;最后寫烏塔與“我”道別,繼續(xù)她未完的旅程。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用上“語言描寫”“對比描寫”還有一些“細節(jié)描寫”,讓我們更深刻的體會到烏塔——(看板書讀)
?。?、感情升華
1、師:在這節(jié)課的最后,老師有個小小的問題:
出示:我們知道這篇課文寫得是——烏塔14歲時,獨自一人游歐洲。請問:她12歲時在干什么?——你能在課文中找到答案么?
2、交流
3、領(lǐng)讀讀:當她12歲的時候,像我們這么大的時候,正準備著——14歲獨自一人次旅行歐洲, 正在——閱讀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guān)的書籍;
不僅如此,還——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送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兒童玩。
追問:那么——你呢?你未來想干什么?現(xiàn)在要干什?
師:王老師希望大家長出獨立的翅膀,正確地認識自己,做生活的強者!
(七)、作業(yè):請用上“法寶”以《今天的我》或《明天的我》為題,寫一篇日記。
(八)、板書設計:
熱情
結(jié)識 執(zhí)著
語言描寫 獨立
烏塔 談話 ……
對比描寫 做生活的強者!
道別
烏塔教學設計14
教材分析
《烏塔》是一篇閱讀課文,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7課的教材,作者王曉潔。文中記敘了年僅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體現(xiàn)了烏塔具有:有主見,活潑熱情,膽大心細等這種自立自強的生活能力和意識。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了解世界上其他國家兒童的成長經(jīng)歷,培養(yǎng)自己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二是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中有自己的理解與感悟,并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與大家交流閱讀感受。這篇課文篇幅長,主要通過兩種寫作方法突出烏塔的性格特點:一、語言描寫;二、人物對比,既烏塔與“我”、烏塔與“中國孩子”的對比。教學中能否抓住這兩點進行品讀與探討是突破教學重難點關(guān)鍵。
學法分析
《烏塔》這篇課文篇幅長,但內(nèi)容貼近生活實際,因此,課前讓學生通過自己多讀是可以較好地感知課文的基本內(nèi)容的。其次,為了更好地認識烏塔,得其精髓,在教學中以引導學生深入探討和品讀片段為主要教學手段,化繁為簡,培養(yǎng)學生略讀,速讀,情感朗讀片段的閱讀能力,是教學這篇課文比較適當?shù)姆椒?。由此,根?jù)我設計的教學目標,我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四個環(huán)節(jié),圍繞兩個問題,既①年僅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②你對此事有何看法和見解。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探討完成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點。
素質(zhì)教育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認讀本課生字詞,理解不懂的詞語。
2、通過閱讀課文,了解烏塔是如何獨自一人游歐洲的。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生課前通讀課文。
2、學生課前交流搜集了解的有關(guān)外國孩子生活和學習情況的資料。
3、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讀、多想,鼓勵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從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這件事中受到啟示:我們中國孩子也應該學會自立自強。
教學設想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激發(fā)、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學習,使其自身的語文自學能力在研究、發(fā)現(xiàn)、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中得到提高發(fā)展,體會到學習進步的快樂。培養(yǎng)他們自主、自信的優(yōu)良品質(zhì)。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難點
教學本課時應引導學生著重探討:年僅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你對此事有何看法和見解?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所在。
(二)疑點
1、14歲的烏塔為什么要獨自一人游歐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險嗎?遇到困難時,她會怎樣解決?
2、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她的爸爸媽媽會不會擔心她?她的父母對此事會怎樣想?
教具準備:幻燈片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引入新課。
1、同學們喜歡旅游嗎?你們也許到過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誰到過什么地方?(幻燈片顯示各國著名景點)
2、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一位德國小姑娘——(板書:烏塔),看看她是怎樣旅游的?
二、整體感知,激發(fā)學習興趣。
1、出示自學建議(幻燈片1)。
⑴可以先讀一讀閱讀提示,根據(jù)提示去自學。
?、朴米约合矚g的方式讀課文,可以在感觸深的句子、段落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
2、學生自由讀文,學文。
3、交流初讀感受,提出疑難之處。
?。ń處熓崂?、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讀書方式,既輕松又可以激發(fā)學習興趣;且課文篇幅長,學生可根據(jù)自己取舍讀書,節(jié)省了學文時間;學生劃出的感受深的句子與喜歡的段落為“探討和品讀”做了鋪墊。】
三、再讀感悟,研討釋疑
1、幻燈片2
你對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有何看法和見解?
2、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認真思考,自讀自悟。
3、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
4、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l)教師引導學生著重研討“你對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有何看法和見解”?
要讓學生暢所欲言,大膽質(zhì)疑,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如有的同學會認為烏塔還小,不應該一個人外出旅游,這樣太危險;有的同學會認為只要做好充分準備,烏塔可以一個人外出旅游,這對她今后的成長會有好處……
(2)談一談你對“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這句話的理解。
?。?)你認為中國的孩子缺少樂趣嗎?
出示幻燈片3
年僅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
5、品讀重點句,段,談一談烏塔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抛岳砟芰姟H纾赫f話間,它已經(jīng)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褲、白球鞋,從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礦泉水裝進背包。
⑵生活經(jīng)驗豐富。如:她告訴我“羅馬很熱,街上小攤賣的冰淇淋和水都很貴,你要到超級市場去賣?!?/p>
⑶熱情、活潑。如: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又問我從哪里來……她一聽,高興得大叫……馬上拿糖給我吃
?、壬婺芰姟H纾簽跛f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兒童玩。 ⑸有責任感。如:然后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o家里的每一個人買禮物。
?、首鍪掠袟l理,有計劃。如:她拿出一摞書給我看,全是歐洲各國的旅游指南,每個國家都是厚厚的一冊,介紹得十分詳細……為這次旅行他準備了整整3年,讀了很多有關(guān)這些國家的書籍?!?頁,當前第2頁1234
小結(jié):真佩服烏塔,有這樣強的生活能力,怪不得她可以獨自一人去游歐洲。
【這環(huán)節(jié)我采用了倒學法。讓學生整體感知的情況下,先討論交流對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看法和見解(如烏塔可以去或不可以去……),問題由簡入深,激發(fā)學生開口說話和認識烏塔的愿望:再探討年僅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從而認識烏塔,自然中回歸問題1,突破教學重點。這自問自解既容易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又培養(yǎng)了他們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p>
四、指導學生討論交流,結(jié)合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1、討論交流,請學生積極發(fā)表見解。(出示幻燈片4)
?、趴刹豢梢韵駷跛粯訂紊硗獬雎糜危?/p>
?、谱粤⒕衽c冒險有什么區(qū)別?怎樣才算自立?
?、菑臑跛纳砩希愕玫搅耸裁磫l(fā),受到了什么啟示?
可以選擇你感興趣的話題來談。
2、小結(jié),教師提出自己的建議:
?、盼覀儜撓驗跛W習她的獨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們每一個同學去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們從日常生活、學習各方面克服依賴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⑵一人外出,要有家長同意和充分準備。
⑶要像烏塔一樣有主見而不盲動,膽大心細,會待人接物。
一個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經(jīng)驗、生活能力,只有通過時間才能鍛煉出來。
【聯(lián)系實際,啟發(fā)自我】
五、寫話練習:(幻燈片5)
把你學習這篇課文后的真實感受,或是一些想法,或是想對烏塔說的話寫下來吧。
1、學生交流,練習。
2、分享感受。
【常說:趁熱打鐵,在學生感受深刻時讓他們練筆,減少了再搜集材料的負擔,學生輕松的就可完成練筆。升華了思想認識,且把自己的感受收獲與大家分享是件多么愉快的事。】
板書設計
7烏塔
熱情、活潑\
自理能力強\
生活經(jīng)驗豐富\有主見、獨立、膽大心細———>烏塔
生存能力強/
有責任感/共4頁,當前第3頁1234
做事有條理,有計劃/
教后自評:
《烏塔》是篇很有啟發(fā)性的閱讀課文。通過閱讀,使學生了解和認識烏塔是一個有獨立的生活能力和意識的小孩,從中受到啟發(fā)。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她的獨立精神,從日常生活、學習各方面克服依賴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一、整合問題,展開探討:
葉老說:“上課做什么呢?在學生是報告和討論,不再是一味聽講;在教師是指導和訂正,不再是一味講解?!币虼耍诮虒W中,我根據(jù)文本以及學生的疑問整合出兩個問題,既①年僅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②你對此事有何看法和見解。之后,指導學生在閱讀,合作交流與探討的過程中層層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內(nèi)含,句,段所透滲出來的意義。如學例一:品讀“我從威尼斯……已經(jīng)筋疲力盡了……睡得正香?!闭J識對比寫法,為理解“烏塔”和我們中國孩子的區(qū)別作了鋪墊。例二:“說話間她已經(jīng)穿好……到超級市場去買?!闭J識烏塔自理能力強,生活經(jīng)驗豐富……而這些重要的句,段是學生或自讀,或交流,或老師的適時指導下找出的,它們在老師和全體同學反復認真的閱讀,探討,發(fā)表見解中得到理解,品味,解決問題,受到啟發(fā)。這過程有老師的評價,有同學的評價,自然中學生獲得了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滿足,培養(yǎng)了閱讀能力,促進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二、簡短練筆,升華情感:
葉老主張“聽說讀寫宜并重”。在閱讀教學中不只教讀,也要教寫,要克服“跛腳”現(xiàn)象。雖然語文學科以培養(yǎng)閱讀能力為已任,但是語文教科書中的課文,不僅昭示著寫什么,而且昭示著怎樣寫。因此,閱讀教學要引導學生讀中悟?qū)?,從讀學寫,由句到段到篇。這樣做,既能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又能提高書面表達能力。我在引導學生充分閱讀課文、交流與探討問題、發(fā)表見解,深刻理解課文、認識了烏塔,有充分的練習材料之后,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寫下簡短的讀后感,并選取幾篇展示,這不僅訓練了學生整理和收集材料的能力,還升華情感(烏塔做得真好,要向烏塔學習,今后在生活中要鍛煉自立,以后要成為一個xx人……)。這不是個讓學生練筆的絕好機會嗎?
教學的模式多,方法也多。教學中我無法做到面面俱到,但可以盡力做到依據(jù)文本,學生情況,以有利于學生得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點點滴滴的發(fā)展,逐步訓練,吸取精髓。
烏塔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能認讀本課生字詞,理解不懂的詞語。
2.通過閱讀課文,了解烏塔是如何獨自一人游歐洲的。
重點、難點
教學本課時應引導學生著重探討:年僅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你對此事有何看法和見解?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所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喜歡旅游嗎?你們也許到過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誰到過什么地方?
2、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一位德國小姑娘——(板書:烏塔),看看她是怎樣旅游的?
二、學
1、出示自學建議(幻燈片1)。
⑴可以先讀一讀閱讀提示,根據(jù)提示去自學。
?、朴米约合矚g的方式讀課文,可以在感觸深的句子、段落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
2、學生自學課文。
3、交流初讀感受,提出疑難之處。
?。ń處熓崂?、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三、議
?。╨)教師引導學生著重研討“你對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有何看法和見解”?
要讓學生暢所欲言,大膽質(zhì)疑,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如有的同學會認為烏塔還小,不應該一個人外出旅游,這樣太危險;有的同學會認為只要做好充分準備,烏塔可以一個人外出旅游,這對她今后的成長會有好處……
?。?)談一談你對“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這句話的理解。
?。?)你認為中國的孩子缺少樂趣嗎?
四、導
⑴自理能力強。如:說話間,它已經(jīng)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褲、白球鞋,從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礦泉水裝進背包。
?、粕罱?jīng)驗豐富。如:她告訴我“羅馬很熱,街上小攤賣的冰激淋和水都很貴,你要到超級市場去賣?!?/p>
?、菬崆?、活潑。如: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又問我從哪里來……她一聽,高興得大叫……馬上拿糖給我吃
?、壬婺芰姟H纾簽跛f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兒童玩。
?、捎胸熑胃?。如:然后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o家里的每一個人買禮物。
⑹做事有條理,有計劃。如:她拿出一摞書給我看,全是歐洲各國的旅游指南,每個國家都是厚厚的一冊,介紹得十分詳細……為這次旅行他準備了整整3年,讀了很多有關(guān)這些國家的書籍。……
五、練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聽聽他們的意見。
2、小調(diào)查《從烏塔中外小學生的不同》。
查找資料,分析原因,互相交流。
板書設計
設計好旅行路線、日程
查警察局電話號碼 獨自一人游歐洲
給家里打電話(寄明信片)
為旅行準備三年
【烏塔教學設計】相關(guān)文章:
1.烏塔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