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葉母親》公開課教案 推薦度:
- 變成陌生人的說說100條 推薦度:
- 說課稿 推薦度:
- 美術說課稿 推薦度:
- 《秋天》說課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真想變成大大荷葉》說課稿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真想變成大大荷葉》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說教材:
1、教學內(nèi)容
《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是語文第四冊的第21課,是一首兒童詩,展現(xiàn)了孩子們在夏天的美麗遐想,字里行間洋溢著濃濃的童真童趣。全詩共5小節(jié),第一節(jié)寫夏天這位小姐姐問我在夏天想變點兒什么;二、三、四小節(jié)分別寫我在另人神往的夏天想變成雨滴、小魚、蝴蝶、蟈蟈、星星、新月和大大的荷葉;第五小節(jié)寫我為什么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詩歌蘊含豐富,引人遐想。
2、教材、學生分析
本篇是詩歌,語言淺近明快,親切生動,富有兒童情趣,課文還配有精美的插圖,在教學過程中可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畫,展開想象,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美好大自然的向往,感受到親近融入大自然的愉快。二年級學生能讀懂淺近的詩歌,而且向往美好的意境,教學時適當運用多媒體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遵循新課標“以人為本,促進個體和諧發(fā)展”的基本理論,根據(jù)課標對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階段要求和蘇教版教材編寫的意圖。本課設計教兩課時,執(zhí)教的是第二課時。以尊重學生情感,張揚學生個性為立足點,緊緊圍繞“讀好書,寫好字”這兩大教學重點,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說訓練,讓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通過讀中悟,悟中讀,使學生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故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為:
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
有所體會并進而分享詩中流露出的熱愛生活、馳騁想象的情趣。
能力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認知目標:
認識本課的生字,理解新詞。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中悟,悟中讀。
教學難點:
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激發(fā)學生對美好大自然的向往,體會親近自然的愉快。
二、說教學理念和方法
?。ㄒ唬┙虒W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而感悟是一種復雜的心智和情感活動,也是一種心理能力。通過閱讀來感悟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形成與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感悟是學生個性化的心理體驗,教學中堅持三個“為主”:以學生為主;以讀為主;以自學為主。
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反映閱讀教學中基本規(guī)律,強調學生獨立的語文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
感悟的核心是理解,教學中注重閱讀雙向心理過程的運用。師生互動能引發(fā)學生形成憤悱和智力激蕩,勢必激發(fā)靈感,啟迪心智,加速催化閱讀感悟。要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正確理解課文內(nèi)容,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教學中,教師要以文本為中介,讓學生通過與文本對話,通過讀書實踐,感受語言的特點增強閱讀的興趣,向往美好的情境。
(二)教學方法
1、以讀代講,品讀感悟法
依據(jù)閱讀教學特點和低年級學生閱讀的認知規(guī)律,這節(jié)課突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避免繁瑣的內(nèi)容分析,以讀代講,充分發(fā)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nèi)容、發(fā)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把文本讀正確,把自己的感覺讀出來。通過個性化的朗讀對學生進行語感訓練,有機滲透人文教育。
2、情境教學法
如教學第二小節(jié)時,我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學生想象:如果你是那條游入清凌凌小河的小魚,你會覺得怎么樣?如果你就是那透明的雨滴,睡在綠葉上,你又有什么感覺?你有什么感覺就讀出什么感覺。學生通過讀讀出了自己的體驗。再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還認識什么東西也是透明的,從而理解“透明”。又如教學第三小節(jié)時,我注重激活學生思維,一生自選第三小節(jié)讀,這時我創(chuàng)設情境:
其他同學閉上眼睛邊聽邊展開想象:你好像看到什么或者聽到什么?假如這就是一個美麗的'大花園,如果你就是那只蝴蝶,你會怎么做。能不能用動作告訴大家。(一生在教室里飛舞),誰還愿意做那只蝴蝶,就一起穿梭吧。可愛的蝴蝶們,此時你們的心情怎樣?能不能通過讀讀出它們的快樂、自在。男女生合讀。
3、幻燈片輔助教學法
利用幻燈片輔助教學,可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它不僅能傳送文字、語言、圖象,還能增強信息的表達能力和教學的直觀性,具有較強的表現(xiàn)力、感染力,能引起學生的情緒效應,誘發(fā)學生形象思維和情感參與。通過借助色彩鮮明的動畫、音像手段等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產(chǎn)生共鳴,進行美讀。如教學學習第二小節(jié),我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同學們觀看這小雨滴,它像什么,瞧,這綠葉就是我們的搖籃,我們睡在搖籃里,風婆婆來了,她輕輕地搖著我們的搖籃,我們打個哈欠,睡著了,小雨滴,睡在上面你感覺怎么樣?(讓學生觀看小雨滴的圖片,感受小雨滴的感覺)這樣既形象又生動。
三、說學法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互相交流的活動過程。讓學生自主學習,獨立的參加語文實踐,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教學時我讓學生自讀課文,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還注意運用學生的差異資源進行對學生的教育和指導,在課堂上采用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在交流中發(fā)展口頭表達能力,提高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為今后學生適應社會的發(fā)展打好基礎。如在進行拓展想象遷移練習中(如果,夏天小姐姐問你們想變成什么,你們會怎么說?):我讓學生想象說話練習,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說一說,再在四人小組里說。在匯報時能不能像課文那樣說??梢哉f一句,兩句,能說上三、四句就更好了。
四、說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課文學習。
?。ㄒ唬?、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
2、讓學生自選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或讀不好的小節(jié)讀一讀。
(這個環(huán)節(jié)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以學生為主,以讀為主,以自學為主,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
3、讓學生通過讀課題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ǔ鍪净脽羝?,通過幻燈片的形式,讓學生真正了解體會小作者想變大大荷葉的心情,)
(二)、品讀詩文,讀中感悟
1、播放大自然夏天的音樂,
?。ㄗ寣W生邊聽邊展開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
2、現(xiàn)在請大家睜開眼睛,小朋友,你們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你聽的真認真!
你的想象力真豐富!
你觀察的真仔細!對呀!現(xiàn)在,我就是夏天的小姐姐!
?。?)小朋友,夏天來了,你想變點兒什么呢?選擇你最喜歡變的事物,自己再讀讀課文,注意要把你的喜歡之情讀出來呀!
3、學習第二小節(jié)
?。ǔ鍪居甑位脽羝┤绻闶悄菞l透明的雨滴,睡在綠上,你有什么感覺?能不能通過讀出你們的感覺?
讓學生加上動作讀一讀。
?。ɡ没脽羝o助教學,可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它不僅能傳送文字、語言、圖象,還能增強信息的表達能力和教學的直觀性,具有較強的表現(xiàn)力、感染力,能引起學生的情緒效應,誘發(fā)學生形象思維和情感參與。通過借助色彩鮮明的動畫、音像手段等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產(chǎn)生共鳴,進行美讀。)
如果你是那條小魚,你會覺得怎么樣?能不能通讀讀出你們感覺?
讓學生加上動作讀一讀。
?。▌?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學生想象,讓學生進地角色轉換,把自己當成小魚、雨滴,什么感覺,你有什么感覺就試著讀出那種感覺,以讀代講,學生自讀自悟)
4、學習第三小節(jié)
讓一學生戴著頭飾扮演蝴蝶,其他同學當小花,如果你是那只蝴蝶,你會怎么做?能不能用動作告訴大家(一生在教室里飛舞),
指名讀第三小節(jié)
男女生對讀,齊讀。
齊讀第一、二、三小節(jié)。(可加上動作)
?。▌?chuàng)設情境,激活學會的思維,讓學生做動作理解“穿梭”)
?。ㄔO計理念:《課標》指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我在交流完后,讓學生多讀,讀中體會,讀中感悟。)
?。ㄈ?、(課中操)
(增加課中操,讓學生得放松,讓學生在放松中繼續(xù)學習以下內(nèi)容)
?。ㄋ模?、識字寫字
1、認識生字卡片:游、穿、眨、柄、傘、戲。
2、這兩個字“蟈游”,你們能用自己的方法記住嗎?師范寫。
3、伸出小手,跟老師一起來寫一寫。(指導書寫)
4、學生描紅。
?。ㄎ澹?、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練習背誦課文的第一、二、三小節(jié)。
【《真想變成大大荷葉》說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