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窮人》的教學設(shè)計 推薦度:
- 小學語文《自然之道》教學設(shè)計 推薦度:
- 《草原》小學語文教學設(shè)計 推薦度:
- 初中語文教學設(shè)計 推薦度:
- 小學語文課本《白楊》教學設(shè)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shè)計,教學設(shè)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我們應(yīng)該怎么寫教學設(shè)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6個字,掌握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分角色朗讀課文,學習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理解重點語句,能正確讀出句子的語氣。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陶行知對孩子們的諄諄教導,懂得保護益蟲。
4、引導學生逐步養(yǎng)成邊讀書邊思考的閱讀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陶行知如何耐心細致地引導孩子們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并啟發(fā)孩子們放飛蜻蜓。
教學難點:
了解蜻蜓各部分的結(jié)構(gòu)、特點及功能。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圖片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展示圖片,激趣導入
1、同學們,老師給大家?guī)硪粡埫利惖膱D片,這是什么?(出示圖片)(板書: 蜻蜓)請你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這只蜻蜓(美麗、可愛)你們喜歡嗎?今天有幾個小朋友要把蜻蜓放飛(板書:放飛)
2、齊讀課題,引導質(zhì)疑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3、簡介陶行知
(設(shè)計意圖:緊扣課題,圖片導入,從而吸引了學生,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學生興致勃勃地走進課文。)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由讀文,讀準字音。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2、小組學習,大家互相讀,注意聽字音是否讀準確,互相評價。
3、檢查識字情況,“開火車”組詞認字,分小組競賽識字。
(1)指導學生讀準生字字音。
?。?)小組派代表交流識字方法,教師歸納總結(jié)。
?。?)出示詞語認讀
(4)出示帶生字的句子測讀
4、指名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誰放飛蜻蜓?誰讓孩子們放飛蜻蜓?)
?。ㄔO(shè)計意圖: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尊重學生的個性,使他們自主選擇學習方式,教師要引導學生選擇有利于自己發(fā)展的方式。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應(yīng)獨立解決,不依賴他人。)
三、再次朗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luò)。
1、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幾個自然段是寫捉蜻蜓,哪幾個自然段是寫談蜻蜓,哪幾個自然段是寫放蜻蜓的?
2、討論交流上面思考題:
第至第自然段寫捉蜻蜓
第至第自然段寫談蜻蜓
第至第自然段寫放蜻蜓
?。ㄔO(shè)計意圖:引導學生朗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luò),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課文。)
四、指導書寫,布置作業(yè)
1、小結(jié):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什么?
2、出示生字詞,再次認讀
3、教師范寫,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作業(yè):(1)抄寫生字詞 (2)練習分角色讀課文 (3)查閱有關(guān)陶行知的資料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過程與方法:1、利用工具書自學生字詞;
2、在熟讀,多種形式讀的基礎(chǔ)上,體會老人是如何認真觀察、仔細分析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認真觀察、分析事物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對任何事物只有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老人是如何知道商人走失的駱駝有這些特點的。
學前準備:預習課文,課件,多媒體視頻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察畫面,激趣導入
1.激趣:上課之前呢,老師有個小游戲想和大家一起玩,這里有兩張有趣的圖片,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要睜大眼睛仔細觀察喲!
2.出示圖片,學生觀察,說出兩幅圖片不同的地方。
師:這只駱駝可不可愛?(可愛)但這么可愛的駱駝卻丟了,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把它找出來,好嗎?老師這里設(shè)置了三個闖關(guān)游戲,只要我們闖過這三關(guān),就能順利找到駱駝,大家有沒有信心?(有)
師:好,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第16課《找駱駝》。
3.教師小結(jié),板書課題。
二、精讀課文,整體感知
?。ㄒ唬┞牴适拢醪搅私庹n文內(nèi)容
?。ǘ┏踝x課文,認讀生字。
師:現(xiàn)在看看第一關(guān):我是識字小能手。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不認識的字詞。
師:大家預習的很認真,不認識的字詞都已經(jīng)悄悄地注音了,老師這里呢有幾個詞語考考大家,看小朋友們能不能準確的讀出來,小小火車哪里開?(小小火車這里開)好,就從這位同學開始。(認讀生字詞:駱駝 跛腳 馱著 憤憤 腳印 啃過 究竟 不緊不慢)看來大家都認識這些詞語了,想一想“憤憤”是什么意思?(很生氣的樣子)跛腳的動作誰能學一下?(動作比劃)看來你是一個善于觀察的孩子,那我們大家一塊來讀一讀這些詞語。
?。ㄈ┰僮x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師:好,我們順利闖過第一關(guān),給自己鼓鼓掌,接下來我們看看第二關(guān):“課文內(nèi)容我知道”。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師:看著你們著急想回答卻答不出來的樣子,老師知道大家心里都讀懂了這個故事,就是沒組織好語言,沒事老師給你們一點小提示,看著大屏幕,想想括號里該填什么(學生答)好,我們再一起讀一讀。
《找駱駝》這個故事講了商人(走失)一只駱駝,向一位老人(打聽),經(jīng)老人(指點),(找到)駱駝的事。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會13個生字(其中2個多音字“發(fā)”和“幾” )及新詞,認讀6個字。
2.默讀課文,繼續(xù)學習邊讀邊思考,提出不同的問題。
能力目標:
1.能正確地搭配詞語。
2.能從指定的詞語中任選2個造句。
情感目標:能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初步懂得對人要有愛心,要相互尊重,善待他人。
教學重點: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guān)愛的美好情感。
教學難點:理解老師讓同學們都戴帽子的真正用意。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ㄖ攸c課時)
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
教師要深刻認識“詞語教學不是語文教學的點綴,而應(yīng)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的全過程?!薄罢Z文教師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帶領(lǐng)學生‘沉入詞語的感性世界’,和學生一起‘在漢語中出生入死’,運用多種方法,走進詞語的‘四度空間’——觸摸詞語的溫度,點染詞語的亮度,開掘詞語的深度,提升詞語的效度,讓詞語成為學生言于表現(xiàn)的鮮活元素。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體會“愛心”。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朗讀本課的生字和詞語。
2.默讀課文,繼續(xù)學習邊讀邊思考提出不同的問題。
3.通過朗讀感受山區(qū)孩子上學的歡樂,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能力。
4.能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感情,初步懂得對人要有愛心,要互相尊重,善待他人。
教學重點: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guān)愛的美好情感。
教學難點:理解老師讓同學們都戴上帽子的真正用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激發(fā)學生興趣。
同學們,我們都認識帽子,那么你認為帽子都有什么用?(自由發(fā)言)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關(guān)于帽子的故事。
板書課題 9 帽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檢查預習情況。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后同桌互查生字,并標好自然段的序號。同學們在課前都做了預習,下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生字和詞語。
2.出示字詞:
不幸 腫瘤 化療 烏黑發(fā)亮新奇
帽子 熟悉 意外
五花八門 輕松 似乎
誰知道“腫瘤”和“化療”這兩個詞語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能夠通過閱讀從中尋找答案)
三、細讀課文,突破重難點。
1.邊默讀邊想----你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困)
和學生一起梳理問題,淺顯問題互相解答,較難問題,通過小組討論,大家評議的方法解答。
2.解決問題。
?。?)小組討論,發(fā)表意見。
A.老師讓大家都戴帽子,是想讓大家認識各種各樣的帽子。
B.老師是想讓大家都跟汪霞一樣戴著帽子,免得汪霞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
?。?)你同意哪種意見,說說為什么。(感受老師對汪霞的關(guān)心)
?。?)汪霞在看到大家都戴著帽子前后心理的有哪些變化?(不安、不敢—意外—輕松—忘了)
?、偻粝嫉袅祟^發(fā)后為什么會感到不安?請你再讀讀這句話,表現(xiàn)出汪霞當時不安的心情。
?、诋斂吹酱蠹叶即髦弊訒r,汪霞的心情又有了怎樣的變化呢?
指名讀讀第三自然段。
指導讀:我們把“汪霞”換成“我”假如你就是汪霞,看到這種情景,你的心情是怎樣的?讀一讀:
星期一到了,我回到了熟悉的校園。我來到教師門口,遲遲沒敢進去,因為我戴了一頂帽子。當我把目光投向教室的時候,感到十分意外:每一個同學都戴著帽子,跟他們那些五花八門的帽子比起來,我的這頂帽子顯得那樣普通,幾乎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我一下子覺得自己和別人沒有什么兩樣,輕松地笑了,大步走進教室。
?。?)你怎樣理解“同學們似乎也忘了?!保ㄍ瑢W們有的因為大家都戴著帽子,忘了汪霞戴帽子的原因,有的是故意不提,怕汪霞傷心。)
四、拓展延伸。
假如你就是文章中的人物,你想以誰的身份對誰說點什么。
五、課堂小結(jié)。
希望大家像汪霞的老師和同學一樣,關(guān)心愛護你身邊的人,使他們也能體驗到愛的陽光。
板書設(shè)計:
9 帽子
老師 汪霞 同學
不安、不敢
意外
輕松
忘了
課后反思:學生掌握了默讀的方法,在默讀過程中初步學會了思考。2、能從重點句子中分析體會文章要表達的思想。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13個生字包括兩個多音字,以及新詞,認讀6個字。
2.能正確進行詞語搭配,從指定的詞語中任選2個造句。
3.激發(fā)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教學重點:學生主動識字,學會本課13個生字。
教學難點:能夠從指定的詞語中任選2個詞語造句。
教學過程:
一、朗讀課文。
指名朗讀課文,大家評議是否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
二、學生自主識字。
1.激發(fā)興趣,自主識字。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要認識13個生字。雖然聽起來很多,但是很多字都是你們的老朋友呢。今天我們來比一比,誰認字認得得最好!
提要求:
?。?)讀準字音。
?。?)想想怎樣記? (困)
?。?)說說怎樣組詞?可以從書上找,也可以查字典。
2.學生匯報自學情況:
提問:“發(fā)”有幾個讀音? “幾”有幾個讀音?
fā(發(fā)言) jī(幾乎)
發(fā) 幾
fà(頭發(fā)) jǐ(幾個)
3.熟悉的“悉”上邊不是“采”,“豎”是一筆下來的。
4.指導書寫:
和藹的”藹”是上下結(jié)構(gòu),上窄下寬
熟是上寬下窄
指導學生按照整體觀察,按照標準姿勢書寫
三、指導學生完成課后練習。
1.書后第3題,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提示:什么樣的頭發(fā)?
怎樣地宣布?
教師行間巡視,及時指導
2.指導造句。
?。?)了解課文中是怎樣用到該詞語的 。
(2)說說詞語的意思。
?。?)說說什么情況下用到這些詞語,試著說句。教師舉例。
(4)把句子寫下來。
課堂小結(jié):今天學習生字你用了什么方法?鼓勵主動識字、獨立識字。
板書: 9 帽子
f?。òl(fā)言) jī(幾乎)
發(fā) 幾
fà(頭發(fā)) jǐ(幾個)
課后反思:生字學生掌握得很好,能用自己學過的方法記憶字形。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4
課前準備:
古詩對對碰游戲:可以學著詩人的樣子搖頭晃腦地去吟誦,看誰最有感覺。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
1、配樂陸續(xù)出示不同的西湖風景圖,感受美
師:讓我們來欣賞一組美麗的圖片。
你們看到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出示羅曼羅蘭的話:這個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指名讀
(2)談感受
師:能用你自己的話談?wù)剬@句話的理解嗎?
?。?)齊讀
3、師:宋代大詩人蘇軾,他就有一雙會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當年他游覽西湖時,就被他的美所深深打動,不禁飲酒作詩,寫下了這首我們很熟悉的詩。
4、出示古詩,學生跟讀
5、喜歡這首詩嗎?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西湖,細細去品位這首詩,我們會發(fā)現(xiàn)更多的美。
二、初讀
1、自由讀
師:自己先練練,爭取把字音讀得更準確,并注意詩的節(jié)奏。
2、反饋讀
(1)四人開火車糾音
?。A設(shè)沒讀好:請你再讀讀這句話,并注意這個詞。)
?。?)這首詩有兩個詞特別難度,再試試:“瀲滟”、“濃妝淡抹”
?。囦伲夯氐皆娋渲性僮x讀。)
(3)誰能把整首詩連起來讀讀
評:你不僅讀準了字音,還讀出了節(jié)奏
?。?)齊讀
咱們學著他的樣子一起讀一讀
3、解詩題:古詩寫到這兒,現(xiàn)在你們知道了蘇軾是在什么情況下寫下這首詩的嗎?
(1)指名說
?。?)還有呢——“飲”。飲就是喝酒呢
?。?)指名讀、齊讀
三、研讀
1、師:有味道嗎?還想讀嗎?那就再去讀讀吧。一邊讀一邊想象,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一幅畫面。
2、把你的感受和同桌進行交流。
3、反饋:誰來把你的感受和全班進行交流。老師告訴你一個小秘密,要想把你的話說得更好,你可以看看注釋。
4、學習:水光瀲滟晴方好
指明說。(誰還有補充)
?。?)體會得這么好,你是從詩中的哪個詞體會到的?讀
?。?)讓我們?nèi)デ缣斓奈骱タ纯窗?。(出示陽光下的西湖圖片)
?。?)如果這時你就置身其中,你最想說什么?
?。?)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吧。自己先練練
?。?)指導朗讀。
師:你把你的理解讀出來了,瀲滟這個詞讀得真好。(點:瀲滟)
師:讀得真好,晴天的西湖就是這么美。(點:晴)
師小結(jié):看,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蕩漾,波光閃閃,多么光彩奪目呀。
(4)真是——水光瀲滟晴方好
5、學習:山色空蒙雨亦晴
過渡:正當我們陶醉其中時,天空忽然飄起了蒙蒙細雨?,F(xiàn)在讓我們閉上眼睛,你的腦海里又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配樂遐想)
?。?)指名說。
?。?)你講得這么好,你是從哪個詞讀懂的——山色空蒙
?。?)帶著這種感覺讀讀這句詩。
?。?)這份奇妙的美只有在雨天才會出現(xiàn)。(看課件)
?。?)指名讀——師范讀——齊讀
6、師引:無論是晴天的水光瀲滟,還是雨中的山色空蒙,西湖就是這樣的美,這美讓無數(shù)人流連忘返——
齊讀1、2句,引讀3、4句。
7、學習3、4句
?。?)同桌練練這句話,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指名說、指名讀
?。?)西施什么美?
?。?)師補充,在人杰地靈的江浙一帶,出現(xiàn)過像西施這樣的美女(出世圖)淡妝時猶如出水芙蓉,濃抹時更是風姿卓越。無論是淡妝還是濃抹都讓我們感受到她獨特的美。正所謂——淡裝濃抹總相宜。
(4)指名讀3、4句
(5)那么西湖呢?(那么西湖呢?聯(lián)系前兩句說說看)。
指名讀——齊讀
8、齊讀3、4句
師:不同的天氣有不同的美,正如西施,無論是淡妝還是濃抹都是那么美不勝收??!
師:西湖的這份美讓蘇軾陶醉其中,心馳神往。
9、齊讀古詩
師:蘇軾用眼睛發(fā)現(xiàn)了美,用心靈感受了美,更用這首流芳千古的名詩記錄了美
師:這份美令古今中外多少游人為之沉醉,流連往返哪。
10、齊背古詩。讓我們再一次把這首詩美美地背誦出來吧。
11、你還知道哪些描寫西湖美景的古詩。
?。?)指名說
?。?)出示《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望湖樓醉書》
自由讀,說說都是西湖什么時候的美景
?。?)指名說,讀詩句。
(4)聯(lián)系《飲湖上初晴后》時的西湖風光。對比彼此間的不同。
齊讀古詩
評價:夏天的西湖就是這般色彩艷麗,風光無限啊。
雷雨中的西湖是這樣的氣勢磅礴,別具風味。
(5)面對這樣的西湖,詩人不禁感嘆——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6)師小結(jié):在不同的時間,從不同的角度看西湖,都有不同的景致,這些景色雖看似平常,但詩人卻有心捕捉,可見——(再次出示羅曼羅蘭的話)齊讀
四、課堂練筆
1、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蔽骱拖耔偳对诤贾莩俏鞯囊活w璀璨的明珠,無論何時,無論何處,西湖的美都是那么另人驚嘆。此時此刻你是否也想和詩人一樣對西湖欣賞一番,抒情一番呢?那就用你最美的語言把這份感受寫下來嗎?
2、師小結(jié):西湖不僅擁有迷人的風光,它還有著悠久的文化和許許多多動人的傳說故事呢,你想知道嗎?課后去找找吧。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5
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感受人與人之間的善良,學會理解和尊重他人。
知識目標:認識本課2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能獨立地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弄懂課文基本意思。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知道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含義。
教學難點
?。好靼兹舜蠖际切牡厣屏嫉牡暮x,學會理解尊重他人。
教具:多媒體課件
學具:紙折的五星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教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激趣導入
1、師出示有關(guān)鉆石圖片,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鉆石)漂亮嗎?根據(jù)你們收集的資料來談?wù)剬︺@石的了解。(金剛石,硬度很高,很值錢)你們是怎么知道的?(、問家長等)這樣的方法真不錯,使我們學到了很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
2、播放一組采礦的活動場面及鉆石改變?nèi)藗兩畹漠嬅妗煟恒@石雖然漂亮,但它們的得到也是非常不易的,因此也顯得特別昂貴。可以說一顆鉆石往往會改變?nèi)艘簧拿\。今天我們就學習關(guān)于鉆石的一個故事。
3、板書課題,齊讀。師:鉆是一個什么字?(多音字)它的另外一個讀音是什么?(zuān)組什么詞?真不錯。
二、閱讀課文、討論釋疑。
?。ㄒ唬⒊踝x課文,整體感知。
1、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朗讀。要求:借助拼音、字典,采用合作學習方式,讀通課文。
2、小組交流、討論:從剛才的朗讀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如果有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把它寫在記錄本上,與老師一同討論。
3、抽生分段讀并找出印象最深的句子用勾出來。學生進行反饋,引導找出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這句話,并同桌互相朗讀。
?。ǘ⒚鞔_要求,落實目標。
1、課件出示閱讀提示,生自由朗讀。
2、師:閱讀提示要求我們做幾件事?
3、生小組討論后回答:
?。?)鉆石到哪里去了
?。?)文中哪些地方給你印象最深
(3)練讀對話,體會人物的思想
(4)理解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這句話。
?。ㄈ⒆プ≈攸c,品析感悟。
1、鉆石到哪里去了?你是怎么知道的?找出相關(guān)的句子讀一讀。
2、勾出兩人談話的句子,練讀。
?。?)、抽讀。(糾正字音)
?。?)、同桌分角色讀。調(diào)動情感體會思想感情。抓住急忙焦燥不安不自然友善等詞語進行體會。
(3)、引讀:四個引讀問題:
鉆石不見了,我來之不易的工作可能會失去,因此非常著急地喊到?失業(yè)者見自己被發(fā)現(xiàn)的,很不自然地說?因為我想起媽媽常對我說,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相信他一定也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于是真誠地說?失業(yè)者也正如母親說的那樣,心地的確是善良的,他用實際行動改正了自己的錯誤,同時也贏得了我的尊重,他說?
?。?)、同桌按照對話內(nèi)容進行表演,體會我與失業(yè)者的思想情感。語言與動作應(yīng)協(xié)調(diào),師作指導。
?。?)、齊讀。
三、聯(lián)系實際、深化認識。
1、理解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
師:剛才通過大家的朗讀和表演,現(xiàn)在請你們來談?wù)勈侨绾卫斫膺@句話的。
生自由說,師引導歸納:人的心地大都是好的,如果偶爾犯錯,只要相信他本質(zhì)不壞,能夠改正,也能得到大家的尊重。
2、聯(lián)系實際舉出事例。
(1)、在生活中,你遇到或看到過類似的事嗎?請小組的同學互相說一說。
?。?)、你遇到了這種事情會怎么做?引導學生說出學會寬容、學會尊重的處世方法。板書:學會寬容
?。?)、評選班里的寬容星并把這顆星掛在教室醒目位置。讓全班同學針對剛才的標準進行評比,使每一位學生都受到教育。
四、總結(jié)談話,拓展練習。
師: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發(fā)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如果大家都能像這位姑娘一樣理解、寬容別人,相信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那么事情的結(jié)局會讓人滿意的。有一句叫好人一生平安好人有好報就是講的這個道理。
五、課后拓展。
任意選擇一個題目進行練習:
1、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或朋友聽,問問他們的看法。
2、如果別人弄壞了你心愛的玩具,說說自己是如何對待的,把心理話記在日記本上。
板書:
第六顆鉆石
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
學會尊重理解寬容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6
一、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積累優(yōu)美語言;
3.理解課文,感受荷花的美麗,培養(yǎng)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4.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學習邊閱讀邊想象畫面的讀書方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荷花、荷葉各種美麗的姿態(tài)及作者豐富的想象;體會“冒”字的妙處;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等語句;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美的體驗。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用紙剪好的荷花、荷葉等。
四、教學課時: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趣味導入,觸發(fā)語感
1.師:同學們,老師出一則謎語,你們看能不能猜出謎底是什么。“一個小姑娘,長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裳,坐在綠船上。”(老師邊誦邊畫出了一枝含苞欲放的荷花,學生一看,很快就猜出謎底來了。)
2.師:夏天到了,荷花已經(jīng)開了。就讓我們跟隨葉圣陶爺爺去荷花池欣賞美麗的荷花吧!(板書課題,寫作者,指名讀,齊讀。)
3.(課件播放荷花圖片,生觀察、欣賞荷花。)師:美嗎?你們看得都入迷了,能用一個四字詞語來形容荷花嗎?(出示填空題練習:荷花,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指導讀“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態(tài)的荷花……”)
[設(shè)計意圖:猜謎的方式導入,既能使學生喜聞樂見,又能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營造歡樂、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簡筆畫新穎、直觀、醒目,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各種各樣的荷花圖片通過視覺感官,觸發(fā)學生的語感;填空練習的設(shè)計,考查了學生積累與運用詞語的能力。]
感知全文,領(lǐng)悟語感
1.師:同學們真了不起,能用豐富的詞語把荷花形容的那么美。讓我們打開課本,看看葉圣陶爺爺又是怎樣形容他所看到的荷花呢?
2.課件出示讀書要求,指名讀:自讀課文,劃出生字詞,多讀幾次,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詞語??梢月?lián)系上下文,也可以結(jié)合圖畫。
3.生自由讀文,師巡視,注意生字的讀音。
4.出示句子,檢查生字詞讀音。
(1)白荷(hē)花在挨(āi)挨擠(jǐ)擠的荷葉之間冒出來,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nèn)黃色的小蓮(lián)蓬。(圖片)
(2)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zhāng)得馬上要破裂似的。(圖片)
(3)我仿(fáng)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shang)翩(piān)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
(4)蜻(qīng)蜓(tíng)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
(需掌握的生字詞為紅色,第一、二句結(jié)合圖片幫助理解生字詞。)
[設(shè)計意圖:讀書要求的出示,讓學生先掌握理解詞語的方法;紅色的使用可以起突出重點、提醒注意的作用;結(jié)合形象直觀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詞語。本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突出了“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讓學生在讀中掃清字詞障礙,達到用普通話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潛心學文,積淀語感
(一)感受荷葉美
1.師:俗話說“紅花還需綠葉陪”,咱們先去瞧瞧荷葉吧。找出文中描寫荷葉的句子,用“—”劃出,再讀一讀。
2.師據(jù)學生回答,相機出示句子: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指名讀,說說你從這句話中知道了什么?
生1:從“挨挨擠擠”中我知道了荷葉很多,很茂盛。
師:荷葉一片挨著一片,一片擠著一片,從“挨挨擠擠”中我們知道了荷葉很多、很茂盛(相機板書“多”)。假如你們是荷葉,用動作表現(xiàn)一下“挨挨擠擠”。
生2:“碧綠”這個詞寫出了荷葉的顏色很綠。(相機板書“綠”)
生3:“大圓盤”告訴了我們荷葉的形狀又大又圓。(相機板書“圓”)
3.師:這生機盎然的荷葉很多、很綠、很圓,真惹人喜愛。老師這兒帶來了一些荷葉,請兩位同學來把它們貼到黑板上。(兩生上臺貼荷葉,師注意提醒體現(xiàn)“挨挨擠擠”這個詞。)
[設(shè)計意圖: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動作表現(xiàn)及貼荷葉還原語言形象,感受語言情況,培養(yǎng)學生的感受力、領(lǐng)悟力、品評力。]
(二)體會“冒”字的妙處
1.這么密的荷葉,荷花是怎么長出來的呢?
2.找相關(guān)的句子,課件展示句子,指名讀。
師:用了一個動詞“冒”,你們覺得這個“冒”字可以用哪些詞來代替?
生討論可用“鉆、露、長”等字來代替“冒”。
師:你覺得荷花怎樣生長才叫“冒”?
生(交流得出):迫不及待、喜氣洋洋、興高采烈、爭先恐后、自豪等。
師:請你們把這些詞中選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填到“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 )冒出來”的括號中,體會那是一種“怎樣的冒”。
生自由誦讀體會。
3.師:這就是在挨挨擠擠的荷葉中冒出來的荷花(課件播放荷花從荷葉中“冒”出來的情形),請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生1:荷花們要展示自己的美麗,它們像在比美。
生2:這些荷花爭著冒出來,想快點看到美麗的公園、可愛的小朋友。
生3:它們想和蜻蜓說悄悄話……
4.齊讀句子,加動作,讀出使勁、快速長的勁頭。
[設(shè)計意圖:學生在教師的引領(lǐng)下與文本親密接觸,自主地誦讀,感悟、發(fā)現(xiàn)、體驗和創(chuàng)造,在真切的賞聽、對話文本的基礎(chǔ)上超越文本,實現(xiàn)在主導價值引領(lǐng)下的多元解讀。]
(三)感受荷花之美
1.師:白荷花從荷葉叢中冒出來了!(出示圖)看,多美的荷花呀!
2.四人小組互相說荷花的樣子。
3.指名說,師生評議。(師相機板書:半開 全開 將開)
4.從文中找描寫荷花的句子,用“ ”劃出,再讀一讀。
5.出示描寫荷花的句子,師范讀,生閉上眼睛想象荷花的樣子。
6.試著用手勢表現(xiàn)這三種樣子的荷花。
7.男女生合作:男生讀句子,女生做手勢。
8.“雙簧游戲”:一名學生上臺朗讀他最喜歡的那朵荷花,另外一名學生上臺選出那朵荷花貼在黑板上。
9.師:多美的荷花呀!千姿百態(tài)、生機勃勃,你能通過讀把荷花的美表現(xiàn)出來嗎?(板書:美;生齊讀課文。)
10.找一找:荷花除了美,還有什么特點。(相機板書:白 香)
[設(shè)計意圖:多種形式的讀把黑白的、無聲的語言文字化為有聲有色的語言。同時在朗讀中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理解去讀,讀出個人的心聲,獨特的感受。]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1. 師: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引讀第三自然段)作者用了哪三個字來形容這一池的荷花?(活的畫)
2.這一池的荷花就像一大幅活的畫,你們知道描繪下這美麗畫卷的畫家是誰嗎?(引導學生說出“大自然”,相機板書。)
3.其實,不只是荷花,朝陽、晚霞、小溪、大海、高山、原野……哪一處景物不是大自然的杰作呢?它不用原料不用筆,畫出世上一切美好的景物,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大自然嗎?(神奇、偉大……)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該熱愛大自然。(板書:熱愛)
想象美景,豐富語感
1、這美妙的畫卷令人如癡如醉,心馳神往。作者站在荷花池邊有何感受呢?聽老師朗讀第四、五自然段,閉上眼睛,想畫面。
2、我感覺你們都陶醉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起立,一起來讀這段話吧。邊讀邊加進動作,你是荷花,你就翩翩起舞;你是蜻蜓,你就快樂飛翔;你是小魚,你就自由地游泳吧!
4.想一想,如果你也變成了一朵荷花,還有哪些動物來告訴你什么?(鴨子、青蛙、蝴蝶、小蝦、螃蟹……)
五、總結(jié)回顧,神領(lǐng)意會
1.這一池荷花是多么令人神往,讓我們再來欣賞一遍。(配樂朗誦)
2.我的作業(yè)我做主,選擇:
贊美荷花:荷花,
背誦課內(nèi)外的描寫荷花的古詩。
動筆畫畫荷花荷葉圖。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7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向別人請教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2、通過練說、討論、角色體驗、評價等方式來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3、引導學生在通過請教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思想、溝通情感帶來的愉悅,體會交際的意義。
教學準備:
與所講內(nèi)容相關(guān)的圖片或?qū)嵨铩?/p>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出“請教”
1、師:同學們,今年寒假我準備去揚州旅游,我女兒讓我回來時給她帶點禮物。老師是大人,對小孩感興趣的東西沒有你們了解,現(xiàn)在想請教大家:我?guī)Ъ裁炊Y物比較合適?
2、學生為老師解答疑惑。
3、師:非常感謝大家!你們說的我都記住了,看來,請教他人的好處大著呢!在平時的生活與學習中,同學們也一定會像老師這樣,遇到過這樣那樣的問題,如果自己實在不能解決的,就得像老師這樣,學會向他人請教。(板書課題:請教)
二、示例引路,明白“請教”——舉一也
1、師:請教別人是我們學習和生活中經(jīng)常做的事,別看它很簡單,其實大有學問。
2、播放錄像:星期天,一學生騎著車去朋友家,半路上向一位老大爺問路。他沒下車,徑直騎到老大爺身邊大聲問:“去李富林家怎么走?”老大爺裝著沒聽見,繼續(xù)在路邊干活。
3、師:同學們,錄象看完了,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4、學生交流,老師歸納板書:
用語禮貌 表示誠意 找準時機
5、師:同學們,看來平時在請教別人方面都挺在行的。下面教師和你們來個現(xiàn)場表演,看看你們的表現(xiàn)如何。
課件出示:陳小莉家里近來發(fā)現(xiàn)了蟑螂,她不知道該怎樣消滅它們,就去請教教科學的魏老師。
師:現(xiàn)在,我就是魏老師,你們就是陳小莉,快把你的問題向我請教吧,我一定會幫助你的。
6、師生表演“向魏老師請教”的片段。
7、同學們,看了燕莉莉向魏老師請教的經(jīng)過,你們覺得在請教的時候還需要注意什么嗎?
8、生交流后,老師相機板書。
說清問題 注意場合
三、模擬情境,學習“請教”——反三之一也
1、師:看來請教別人還真是一門學問!生活中、學習上,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小問題,比如數(shù)學題不會做,心愛的飛機模型裝不起來了,經(jīng)常忘記帶東西,鄰居小朋友借東西不還……
課件出示:
?。?)我經(jīng)常丟三落四,上課了才發(fā)現(xiàn)忘帶作業(yè)本,出去春游又忘記帶水……我向班里記性特別好的小林同學請教怎樣才能不丟三落四。
?。?)鄰居家的小朋友借東西不及時歸還。前些天他把我的足球借走了,一直沒有還。提醒他吧,怕顯得小氣;不提醒的話,又擔心他一直不還……我準備向班里的“智多星”李小奇請教。
2、師:同桌合作,選擇一個進行表演。
3、學生上臺表演。
4、師生結(jié)合請教的注意點進行評議。
四、聯(lián)系實際,實踐“請教”——反三之二也
1、師:在生活、學習中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困難,我們就應(yīng)該主動去向別人請教。下面就請大家把你自己遇到的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向你的好朋友們請教,看看他們能不能幫你解決?
2、學生自由組合,進行溝通、請教(也可以向老師請教)。
3、小組未能解決的問題,向全班尋求解決(如還未解決,可課后向他人請教)。
五、總結(jié)收獲,拓展延伸——反三之三也
1、師:同學們,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不僅掌握了向人請教的方法和注意點,還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真是收獲不少!真誠地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別忘了請教別人;同時,更別忘了真誠地幫助向我們請教的人。
2、師:在今天這節(jié)課上如果你還有沒解決的問題,回家后,可以向家長或鄰居以及社會上的一些專業(yè)人士請教,相信你的問題一定會得到解決的?!?】口語交際:請教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口語交際努力,學會有禮貌、有條理地請教問題。
2、學會大方真誠地對待別人,培養(yǎng)謙虛,誠懇的品質(zhì)。
3、發(fā)展學生認真傾聽,與人共處的合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練習大方有禮,條理清楚地請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會向人請教。
課前準備:
生想想: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有什么問題不懂,有必要向同學和老師請教,到時候在活動時提出來。
師:交際視頻。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話題。
1、講有關(guān)請教的故事。
2、學生評議故事中請教的人與回答者。
?。ò鍟n題:請教)。
二、聯(lián)系生活,明白如何“請教”
1、播放視頻一:課間,教室里,學生趙友蘭遇到了一道不會做的數(shù)學題目,她大聲地對班長郭巧玲說:“喂!郭巧玲,這道題怎么做啊?” 班長郭巧玲抬頭看了趙友蘭一眼,沒有理她繼續(xù)埋頭做題。
2、同學們,視頻看完了,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3、學生談?wù)勔曨l中那位同學在請教時做的不夠好的地方。
師板書:注意禮貌時間(地點)合適
4、假如你是趙友蘭同學,她應(yīng)怎樣向班長請教呢?(師生互演)
生:她用了很多方法還是沒有想出來,于是向班長請教:“你好!班長。我有一道數(shù)學題不會做,你可以幫我嗎?”
師:說得不錯,很有禮貌。
生:班長笑著說:“可以。我們來一起解決這道題?!?/p>
生:趙友蘭說:“我用了這幾種方法都解不出來,你看… …”
生:班長想了一會兒,笑著告訴了解決辦法。
生:趙友蘭高興的說:“你真了不起,謝謝你!”
師:你說的話很清楚、很有禮貌,演得也很像,好像這兩個人就在我面前。很好!
生:我覺得他說的話很符合學生的口氣,很注意禮貌用語。
師:請教別人在不同場合要用不同的語氣、不同的禮貌用語。我們再來看看其他的場合該怎樣。我想每個同學都有向他人請教的經(jīng)歷。但是大家可別以為請教他人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哦,不信你瞧:
6、播放視頻二:華運昌和趙東杰在一起春游,華運昌忘記帶本了,就和趙東杰同學請教。
7、學生根據(jù)剛才老師的表演進行互動,親自實踐“請教”。
三、指導請教方法。
1、學生討論:應(yīng)該怎樣請教才能做到最好?
2、根據(jù)學生的討論歸納總結(jié)出請教方法:
注意禮貌語言清楚認真傾聽誠懇道謝
四、結(jié)合實際生活問題,學生再練習如何“請教”別人。
1、學生分組進行溝通、請教,老師巡視,有重點地記下小組中學生提出的未能解決的問題。
2、請個別學生提出問題,向全班同學請教。讓他們明白,有些科學性的、專業(yè)性的問題還得請教專業(yè)人士。
五、總結(jié)延伸
今天的學習,讓我們明白了請教別人也大有學問,讓我們學會了怎樣請教別人,也嘗試請教了別人。在我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可以請教別人,也別忘記了請教別人,要把請教的問題說清楚,說話要有禮貌,要得體。更別忘了我們同時也要真誠地幫助向我們請教的人。
板書設(shè)計:
口語交際:請教
禮貌大方 語言清楚 認真傾聽 誠懇道謝
教學反思:
課本上設(shè)計的2個情境都是生活中會出現(xiàn)的,口語交際就是要提供背景,讓學生在環(huán)境背景下進行對話。我先讓孩子們說說請教別人要注意什么,孩子們也能說出來:①有禮貌。②把問題說清楚。然后我讓孩子們同桌進行請教訓練并進行了表演。孩子們理論上知道應(yīng)該怎么做,但是在實際的訓練中出現(xiàn)了兩種問題:一是沒有禮貌,二是沒有把問題說清楚。所以,我想: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還是要創(chuàng)設(shè)情境,在情境背景下讓孩子們多練習,效果會更好。而且學生的禮貌等行為習慣養(yǎng)成還要落實到日常行為規(guī)范中,才能把禮貌變成一種習慣。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8
一、談話導入
1、 師:有人給你鼓過掌嗎?為什么給你鼓掌?得到別人的掌聲你的心情怎樣?你為別人
鼓過掌嗎?為什么給別人鼓掌?
2、 板書課題,齊讀
3、 讀了課題想知道什么?
二、 初讀課文
1、 自由讀,讀準字音,語句讀通順。
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三、 再讀課文
思考:掌聲在課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分別在什么時候響起的?
1、 指名說。
2、 先走進演講前的小英。指名讀一自然段。
理解體會、指導讀。板書:憂郁自卑
英子的憂郁還表現(xiàn)在哪兒呢?讀2、3小節(jié),畫出表現(xiàn)憂郁的詞句。
3、 交流反饋
過渡:后來,英子變了,她變得怎樣了?指名讀第4自然段。
板書:開朗自信
是什么原因讓憂郁自卑的英子變得開朗自信?板書:掌聲
4、 出示兩次掌聲響起的句子
理解“驟然”。假如你是英子的同學,你想通過掌聲告訴英子什么?
掌聲再次響起,此刻小英會說些什么?
指導讀句子
5、 讀英子的來信,你對掌聲有沒有新的認識?
交流
四、 升華
聽到掌聲響起來,我們的心更明白,珍惜別人送給我們的關(guān)愛,同時把鼓勵送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下面我們就行動起來,寫一句鼓勵或贊美的話送給你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9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tài)度,這是課文學習的重點。
3.教學難點是使學生體會故事中所講述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40分鐘。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動物王國有許多可愛的.朋友,看,今天老師把誰請來了?(課件:小鹿)
2.誰來描繪一下,這是一只怎樣的鹿呢?
二、初讀全文,了解課文大意。
1.師:有一天,這只溫順又美麗的鹿遇到了一只兇猛的獅子,到底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則寓言,這則寓言將要告訴我們一個新的道理。
?。ǔ鍪菊n題,讀課題。)
比比看,誰的讀書本領(lǐng)強,能夠自己讀懂課文,領(lǐng)悟其中的道理。
現(xiàn)在就請大家翻到課本110頁,自由地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解決,爭取把課文讀通讀順。
師:剛才同學們讀得可真認真!
看,生字朋友來了,考考你能不能直接喊出他們的名字。
出示:勻稱 珊瑚 抱怨
逼近
猶豫
撒開腿 兇猛 一扯 掙脫
泛起了波紋
撅起了嘴
配得上角 甩在了后面
師:你是第一個舉起小手的,你來。你覺得哪幾個字需要提醒同學的?
?。ň镒?,做一做動作)
誰還想來讀讀?
開小火車讀。
小火車開得可真穩(wěn)!獎勵大家再讀一次!
師:詞語讀得那么好,相信課文會讀得更好。
2.師:課文里,先講到了鹿欣賞自己的角,后來又抱怨自己的角,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請大家再快速地讀一讀課文?。ò鍟航牵?/p>
3.師: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能根據(jù)大屏幕上的提示說說嗎?
?。m然————但是——可見——)
三、朗讀對比,感悟課文
1.師:是啊,鹿角多美呀!讓它如此地陶醉,課文中有哪些詞語和句子可以讓我們感受到鹿的美麗呢?
生找鹿夸耀自己的話,讀一讀!
2.師:鹿角長得多美麗呀!可小鹿卻抱怨起來了,為什么呢?
誰找到了?(生讀)
師:你怎么理解“怎么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這句話?
師:是啊,鹿角這么美麗,可是它的四條腿,卻如此得細,鹿不禁難過道。
是啊,纖細的腿根本就配不上這兩只精美的角,鹿不禁傷心起來。
難怪小鹿不禁撅起了嘴,皺起了眉頭。
3.多明顯的對比呀!我們請女同學來讀讀欣賞自己的話,男同學讀讀抱怨的話。
4.師:讀得不錯,現(xiàn)在讓我們變成自我欣賞的小鹿,到森林深處去親自體驗一下。你想啊:清清的池水邊,一頭公鹿正在忘情地自我欣賞。殊不知遠處的樹叢中,兩只虎視眈眈的眼睛正在注視著它,一場厄運就這樣降臨了,鹿猛一回。(手勢)
齊讀:(驚叫)哎呀,一頭獅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鹿不敢猶豫,撒開長腿就跑。一生接著讀第六自然段。
師:此時,你的腦海中冒出了一個怎樣的詞?
危險、緊張、可怕、驚險……
預設(shè):(危險)你從哪里體會到了危險?
除了危險還有什么詞跳入了你的腦海?
“哎呀”句:是什么詞?(逼近、悄悄)“悄悄”讀時指導讀輕。而此時鹿卻毫不知情——(好險啊?。R讀。
“就在獅子灰心喪氣”句:是啊,兩只美麗的角差點送了它的命——(好險?。。?/p>
“獅子趕緊抓住這個機會”句:哪些詞讓你感覺特別緊張?(猛撲、趕緊)是啊,這時候生死關(guān)頭,的確是(好險啊!)齊讀。
“眼看就要被追上了”句:哪些詞讓你覺得的確很危險?這時,對鹿來說就是生與死的考驗,真的是(好險?。。?/p>
而在這危難的時刻,鹿是在誰的幫助下脫離了危險?(指板書)
5.師:下面請同學們再去讀讀五、六自然段,體會那緊張的場景!
四、小結(jié)故事 明確寓意
1.師:同學們,在鹿的逃生過程中,這兩束美麗的角充當了一個怎樣的角色呢?
讓我們過頭去,看看小鹿是怎樣夸贊自己的角的?。ㄊ荆簝删湓挘?/p>
師:這時候,你想對小鹿說些什么?
師:小鹿和也是這樣想的(示:兩只美麗的鹿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出。)
2.師:經(jīng)歷了這次災難后,小鹿痛定思痛,它決定鋸掉頭上那兩只美麗的角,你們說,鹿該不該這樣做呢?
3.師(指板書):同學們,美麗的角差點送了鹿的命,可丑的腿卻讓鹿獅口逃生。學到這,你有什么想說的呢?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陶罐與鐵罐》、《矛和盾的集合》
?。ㄊ驹⒁猓菏挛锔饔袃?yōu)點,正確看待長處與不足,揚長避短,才是最棒的?。?/p>
五、總結(jié)全文 課外延伸
看來,今天小朋友從這則寓言中悟到很多,真了不起!
在這里,老師還想給大家介紹一本好書:像我們熟悉的《龜兔賽跑》、《狐貍和葡萄 》《狼和小羊》都選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語言凝練,寓意深刻,大多用擬人的手法,用一個簡短的動物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在這個腳步匆匆的世界里,寓言是一種別致的快餐,能讓我們在讀后獲得智慧的啟迪和精神的滿足,希望同學們能和寓言交上朋友。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10
一、課題:
那一定會很好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準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了解種子到陽臺上的木地板的過程。
過程目標:學會默讀課文的方法,理解課文內(nèi)容。
情感態(tài)度目標:體會種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斷追求自己目標的心情變化過程。
三、課型:
新授課
四、課時:
一課時
五、教學內(nèi)容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從一粒種子到陽臺上的木地板的經(jīng)歷。
2,學習大樹犧牲自己,把方便奉獻給大家的無私品格。
六、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從一粒種子到陽臺上的木地板的經(jīng)歷。
教學方法:講授法、閱讀法
教具:多媒體、PPT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情導入
同學們,童話故事一直伴隨著我們長大,她就像一粒美麗的種子播種在我們心田,為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留給我們許多難忘的回憶,今天我們就再一次走進這個奇妙的童話世界。齊讀課文——你一定會更好。
二、品讀感悟,深化認識。
?。ㄒ唬W習第1-4自然段。
1.輕聲讀第1-4自然段,思考這部分告訴我們什么?
2.學生自由交流。
3.全班交流。
?。?)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交流:種子是怎么想的?
?。ㄕn件出示)
'這真難受''我一定要站起來,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氣,那一定會很好。'
指導朗讀:讀出泥土中種子的難受,讀出種子鉆出泥土的決心。
?。?)指名朗讀第二、三自然段。交流:種子是怎么做的?過了些日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ㄕn件出示)
種子一邊想一邊努力生長。過了些日子,它長出細細的根、莖和兩片小葉子,鉆出地面,站在陽光下。
過了很多個日子,它長成了一棵高大的樹。
指導朗讀:讀出種子喜悅的心情。
指導造句:鼓勵學生用上'一邊……一邊……'說句子。
?。?)指名朗讀第四自然段。交流:種子長成大樹后看到了什么?它的想法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ㄕn件出示)
高大的樹能看到很遠的地方,它看見人和動物在山路上走來走去,跑來跑去。'要是能做一棵會跑的樹,那一定會很好。'
指導朗讀:讀出大樹的愿望。
?。ǘW習第5-8自然段。
1.輕聲讀第5-8自然段,思考大樹'做一棵會跑的樹'的愿望實現(xiàn)了嗎?它又會產(chǎn)生什么新的想法?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11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掌握多音字“扎”。在閱讀中自主識字。借助近義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2、朗讀課文,用簡潔的語言歸納課文講了關(guān)于刺猬的一件什么事。
3、體會句子的不同表達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能夠使句子生動形象,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4、體會作者對刺猬的喜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對于小動物的關(guān)注與喜愛。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用簡潔的語言歸納課文講了關(guān)于刺猬的一件什么事。
教學難點:
體會句子不同的表達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發(fā)揮想象,使句子更生動形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師:在我們多彩的童年生活中,肯定有許多朋友。有的給你精神上的鼓勵,有的給你學習上的幫助,有的朋友給你的生活帶來樂趣……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中,小作者有一位特別的朋友,它是一位(帶刺的朋友)?
2、揭題:帶刺的朋友。(板書課題)
3、師:帶刺的朋友是指誰呢?(刺猬)
4、師:請你來說說你所了解的刺猬。
過渡:文章的小作者也非常喜歡刺猬。
二、檢查預習
1、學生自由認讀生字。
2、指名學生認讀。
3、用找近義詞的方法理解詞語。
三、整體感知,理清脈絡(luò)
1、師:請大家輕聲讀課文,思考并完成填空。
思考:小作者通過一件什么事寫出了對刺猬的喜愛之情?用簡潔的話概括地說?!久襟w出示:作者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件事寫出了對刺猬的喜愛之情?!?、學生交流。
?。ò鍟和禇棧?/p>
說明:概括地說一件事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困難,老師在剛開始訓練的時候,教學生一些方法,十分有必要。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老師提供給學生句式,能幫助學生概括地說好,練習的指向明確,易操作。
四、學習第1自然段
1、過渡: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樣的棗呢?我們一起來看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久襟w出示:秋天,棗樹上掛滿了一顆顆紅棗,風兒一吹,輕輕擺動,如同無數(shù)顆飄香的瑪瑙晃來晃去,看著就讓人眼饞?!?、師:這里,老師有一個句子(媒體出示),請你來比較一下,你更喜歡哪一句,并說說理由。(數(shù)量多、香味、動態(tài)美感(起風時)、比喻句)
師:第一句的表述方法有沒有錯?。浚]有)只是第二句是比喻句,把(紅棗)比作(瑪瑙),更生動形象。在我們寫作文的時候,也可以適當?shù)厥褂帽扔骶?,使文章?nèi)容的表述更生動形象。
五、作業(yè)
書寫生字和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1、齊讀第一自然段。
2、過渡:這棗是多么誘人啊,真讓人眼讒,怪不得會引來刺猬偷棗。
二、細讀課文,體驗感悟
?。ㄒ唬W習第2—11自然段
1、師: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第2—11自然段,文中有一句話直接夸獎了那只刺猬,快速地找找是哪一句,用直線畫出來。
學生交流:【媒體出示:聰明的小東西,偷棗的本事可真高明啊!】2、師:對啊,讓我們好好讀讀這句話,體會一下作者的驚喜以及對刺猬的欽佩之情。
師引讀:我暗暗欽佩:聰明的小東西,偷棗的本事可真高明?。?/p>
師:“欽佩、本事”什么意思?誰能用近義詞來解釋一下?(佩服、本領(lǐng))
誰來解釋“高明”?(技藝,見解,好得超過了一般水平)板書
過渡:小作者說,刺猬偷棗的本領(lǐng)好得超過了一般水平,那么刺猬究竟是怎樣偷棗的呢?
3、師:【媒體出示】老師請同學們再次認真默讀課文第2—11自然段,用波浪線畫出體現(xiàn)刺猬偷棗本領(lǐng)高明的句子,并圈出描寫刺猬偷棗的動詞。
4、【媒體出示】師引讀第5—10自然段,體會一下刺猬偷棗的高明。
過渡:通過剛才的學習,老師也感覺到這可愛的小家伙偷棗的本領(lǐng)的確十分高明。
5、【媒體出示】老師請同學用“刺猬偷棗的本事真高明?。 边@句話作為總起句,來復述刺猬偷棗的過程。在這中間,我們必須用到“爬、停、掉、歸、打滾、扎、馱、跑”這8個動詞,可以選用“先”、“再”、“然后”、“接著”、“最后”這些連接詞??纯凑l來挑戰(zhàn)一下?
6、師:學到這兒,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刺猬?
板書:聰明機靈
說明:板書一直以來都是老師在備課時精心設(shè)計好的,在這次教學中,讓學生一起參與板書的設(shè)計,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又可讓學生學習思考板書的藝術(shù)。通過設(shè)計板書,讓學生牢記刺猬偷棗的整個過程,為復述課文打下基礎(chǔ),可謂一舉多得。
?。ǘW習第12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12自然段。
2、體會這一自然段連用幾個問句,表現(xiàn)出作者對刺猬的好奇和喜愛的心理。
三、總結(jié)拓展
師:學了課文,我們知道了刺猬能利用它身上的刺來背棗,想一想,刺猬還能用它身上的刺來干什么呢?課后請讀一讀宗介華的《帶刺的朋友》原文,了解關(guān)于小刺猬的更多更有趣的故事吧!
四、下面老師給大家布置一份作業(yè):【媒體出示】1、閱讀或搜集一些小動物的特殊本領(lǐng),體會它們的可愛之處。
2、學習刺猬偷棗的寫作方法,選擇自己最喜歡或者最熟悉的小動物來寫一寫。注意觀察,用合適的動詞,寫出你對它的喜愛之情。
板書設(shè)計:
23 帶刺的朋友
刺猬(欽佩、喜愛)
偷棗:高明 聰明機靈【2】23 帶刺的朋友
教學目標:
1、在閱讀中自主識字。借助近義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2、朗讀課文,用簡潔的語言歸納課文講了關(guān)于刺猬的一件什么事。
3、體會句子的不同表達方式,懂得運用比喻手法能夠使句子生動形象。
4、感受刺猬的聰明、伶俐,體會作者對它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用簡潔的語言歸納課文講了關(guān)于刺猬的一件什么事。
教學難點:
體會句子不同的表達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發(fā)揮想象,使句子更生動形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師:小朋友們,在大自然中很多動物都是我們?nèi)祟惖暮门笥?,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三位動物朋友(出示圖片),我們先來認識他們。右邊三幅圖展示了他們高超的本領(lǐng),你們能用“誰能干什么”這個句式說說他們的本領(lǐng)嗎?(指名交流。)
2、除了這三位動物朋友,老師今天還要介紹一位神秘的朋友給你們認識,小朋友們預習了課文,一起說出這位朋友的名字?(刺猬),它有什么特點?(渾身長滿刺)今天就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和這位“帶刺的小動物”交個朋友吧。出示課題,齊讀。
過渡:現(xiàn)在就讓我們翻開書讀讀課文,瞧一瞧小刺猬有什么特殊的本領(lǐng)吧!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luò)
1、出示朗讀要求,思考:課文寫了關(guān)于小刺猬的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話簡單地概括。
2、檢查預習,認讀詞語,用找近義詞的方法理解詞語。
3、指名思考題,師小結(jié)并板書——刺猬偷棗。
三、讀讀議議,體驗感悟
學習第1自然段,體會比喻句的妙處。
過渡:到底是多么誘人的棗兒會吸引這位帶刺的朋友來偷棗呀?從書上找出描寫棗的句子。用直線畫出來。
1、指名交流,并出示第1自然段。齊讀。
2、這是一句比喻句。把紅棗比作?(瑪瑙)老師這還有一句話,自己再讀讀這兩句話,你覺得你更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3、指名交流。(喜歡第一句,抓住紅棗的“動態(tài)美”、“數(shù)量多”和“香味”來體會比喻句在表達上的妙處,以后寫作文也可以運用比喻句把句子寫生動。)
4、指導朗讀,讓我們一起用朗讀來贊美紅棗的美和誘人。齊讀第1自然段。
四、作業(yè)
書寫生字和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1、以開火車的形式復習生字詞。
2、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細讀課文,體驗感悟
?。ㄒ唬W習第2—11自然段:刺猬偷棗
1、過渡:小朋友們讀得可真好,小刺猬聽見你們的朗讀,他就忍不住來偷棗啦。你們預習過了課文,你們可以用書上的一個詞語來形容刺猬偷棗的本事嗎?(高明)理解“高明”(技藝高超)
2、為什么說刺猬偷棗本事很高明呢?請小朋友默讀課文第2—11自然段,按照順序找出刺猬偷棗的句子,讀一讀,并圈出它偷棗的動作。
3、指名交流句子,并逐句圈出刺猬偷棗的動作。
?、倌莻€東西一定沒有發(fā)現(xiàn)我在監(jiān)視它,仍舊詭秘地爬向老樹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條……
這句話中有哪些刺猬偷棗的動作?(爬)刺猬是怎么爬的?(詭秘)理解詭秘(隱秘)說明了什么?
指導朗讀,小刺猬偷棗可真小心謹慎啊,所以——(學生接讀)。
過渡:小刺猬爬上樹是為了干什么呀?找到相應(yīng)的句子。
?、诤髞?,那個東西停住了腳,興許是在用力搖晃吧,樹枝嘩嘩作響,紅棗“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交流動作“搖”。理解“興許”(也許)。爬上了樹小刺猬開始搖紅棗了,搖紅棗的時候刺猬先停住腳,然后——(學生接讀)
從這兩句描寫刺猬偷棗的句子可以歸納出刺猬偷棗的第一步是爬樹?(搖棗)板書:爬樹搖棗
過渡:紅棗掉到地上了,小刺猬還待在樹上呢?它該怎么辦呀?
?、畚疫€沒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樹上那個家伙就噗的一聲,掉了下來。聽得出,摔得還挺重呢!
交流動作“掉”,這句話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刺猬偷棗很高明?
指導朗讀,對呀,刺猬這小家伙不僅聰明,而且速度特別快,趁我還沒弄清楚它想干什么,樹上那個家伙就——(學生接讀)
過渡:刺猬從樹上掉下來是為了干什么?能用你畫的句子說說嗎?
?、芩掖业嘏纴砼廊?,把散落的紅棗逐個歸攏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個滾兒。你猜怎么著,歸攏的那堆紅棗,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長”大了一圈。也許是怕被人發(fā)現(xiàn)吧,它馱著滿背的紅棗,向著墻角的水溝眼兒,急火火地跑去了……
交流動作“歸、滾、扎、馱”。(板書)理解“歸”(把散落的東西堆到一起)
對于散落一地的紅棗,小刺猬可不是束手無策,而是匆匆地?……這小家伙偷棗可真高明呀!
指導朗讀:看你們讀得這么好,老師也想和你們一起把這段話讀好,老師讀每一句話的開頭,你們接下去。
3、從這些句子我們可以看出刺猬偷棗的本領(lǐng)可真(高明),它先?(讓學生看著板書說“爬樹搖棗”,接著?(落地歸棗)再?(打滾扎棗),最后?(馱棗快跑),分別板書。
4、老師這里有個動畫記錄了刺猬偷棗的全過程,你能看著它和板書再給大家介紹一下刺猬是怎么偷棗的嗎?(老師提示可以用上表示先后關(guān)系的詞語)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
5、指名復述刺猬偷棗的過程。(1—2人)
6、刺猬偷棗的本領(lǐng)可真高超啊,讓我們的小作者忍不住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出示第11自然段,全班齊讀。(理解“欽佩”找近義詞)
7、你們瞧,作者把刺猬稱為?(小東西),這可以看出作者對刺猬懷有什么感情?(喜愛)
?。ǘW習第12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12自然段。
2、體會這一自然段連用幾個問句,表現(xiàn)出作者對刺猬的好奇和喜愛的心理。
三、下面老師給大家布置一份作業(yè):【媒體出示】1、閱讀或搜集一些小動物的特殊本領(lǐng),體會它們的可愛之處。
2、學習刺猬偷棗的寫作方法,選擇自己最喜歡或者最熟悉的小動物來寫一寫。注意觀察,用合適的動詞,寫出你對它的喜愛之情。
板書設(shè)計:
23 帶刺的朋友
偷棗 → 爬樹搖棗、落地歸棗、打滾扎棗、馱棗快跑 → 本事高明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12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2/11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6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康復”、“意外”造句。
3、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讓學生感悟桑蘭面對天大的不幸仍堅強不屈的精神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桑蘭的語言、動作等細節(jié)的生動描寫,訓練學生的朗讀水平。
教具準備:
投影、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師板書課題,生讀題。
2、問:讀了課題后,你想知道什么?
3、師選擇板書。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輕讀課文,要求:
(1)一邊讀,一邊畫出生字詞。
?。?)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同桌通過猜字,記憶生字。
3、檢查
?。?)出示卡片,“開火車”讀、齊讀。
?。?)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了解生字的掌握情況。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生詞的意思。
a、重點理解:
失聲痛哭:控制不住而大哭起來。
劇痛:劇烈的疼痛。
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
大汗淋漓:汗水向下滴。
b、學生提,并當場解答。
4、生再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說了些什么。
5、誰微笑著承受一切?她所承受的“一切”指什么?用筆畫出有關(guān)句子。并指名回答。
6、默讀課文,畫出表現(xiàn)桑蘭堅強的語句,再讀一讀。
三、小結(jié)
桑蘭面對如此沉重的打擊,“天大的不幸”,為什么還能微笑呢?她具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zhì)呢?我們下節(jié)課學習。
四、指導寫字
1、出示字,并齊讀。
2、指導,注意:
選:注意筆順。摔:注意右上的左右兩邊。
套:注意中間有三橫。療:最后一筆為“豎鉤”。
3、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聽寫詞語。
2、過渡:17歲的桑蘭為什么能微笑著承受一切?她有什么樣的精神呢?
二、精讀課文2—3自然段
投影出示:
桑蘭的美好人生剛剛開始,可她的后半生也許永遠要在輪椅上度過。
1、齊讀。
2、桑蘭的美好人生是什么?自由輕讀第2、3自然段,畫出有關(guān)句子。
3、畫出最能體現(xiàn)桑蘭人生美好的詞,有感情地讀。
4、“也許永遠要在輪椅上度過”,這句話什么意思?這對于桑蘭來說意味著什么?
5、指導朗讀。
三、精讀4—7自然段
1、桑蘭是怎樣面對這天大的不幸的呢?
自由輕聲讀第4—7自然段,找出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
指名讀最后一段。
2、再讀4—7自然段,畫出具體描寫“桑蘭這個堅強的小姑娘,她用無比的勇氣承受著一切,她以一貫的微笑贏得了海內(nèi)外人士的敬佩?!钡木渥?。
3、討論交流。
(1)出示:隊員們看到桑蘭的傷勢后都忍不住失聲痛哭,而桑蘭卻表現(xiàn)的怎樣?
指導用堅強的語氣朗讀,品味。
?。?)每天上午和下午,醫(yī)生都要給桑蘭進行康復治療。
“康復”是什么意思?用“康復”造句。當醫(yī)生給桑蘭進行康復治療的時候,桑蘭總是怎樣做?
指導朗讀。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桑蘭可以自己刷牙,自己穿衣,自己吃飯了。但有誰知道,在這些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動作背后,桑蘭是怎樣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的!
你覺得怎樣讀才感人呢?
四、小結(jié)并布置作業(yè)
1、通過學習,我們認識了具有堅強不屈的意志品格的桑蘭大姐姐,她為所有的癱瘓者做出了榜樣,也為我們這些四肢健全的人做出了表率。
2、課后,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導入
默讀全文,完成填空。
桑蘭在她美好人生剛剛開始時,就發(fā)生了天大的不幸—脊椎骨骨折,然而她用( )的毅力,( )的精神,( )承受( ),贏得了海內(nèi)外人士的敬佩。
二、仿照第4自然段,想象作文。
1、出示第4自然段,分析
?。?)默讀,看看每一句話分別講了什么?
?。?)討論交流。
2、出示第5自然段,想象仿寫。
?。?)指導朗讀。]
(2)請你在桑蘭的刷牙、穿衣、吃飯中任選一個,發(fā)揮想象,仿照第4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
3、生想象作文,師巡視指導。
4、生交流、反饋。
三、作業(yè)
1、造句。
?。?)康復——
?。?)意外——
2、在下面句子中填上恰當?shù)脑~語。
?。?)桑蘭忍著劇痛配合醫(yī)生,輕輕哼著樂曲。
?。?)前來探望的隊友們失聲痛哭,桑蘭沒掉一滴眼淚。
?。?)桑蘭是個堅強的小姑娘,她能微笑著承受一切。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13
【教學目標】
1.學會結(jié)合本單元課文,明確理解難懂句子的方法。
2.結(jié)合畫面識字。
3.理解同一個詞語在不同語境中的意思;學會圍繞一個意思寫句子。
4.積累與知錯就改有關(guān)的名言。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語文園地的內(nèi)容。(板書:語文園地)
二、交流平臺。
板塊一:交流平臺。
1.(出示課件)
我發(fā)現(xiàn),理解難懂的句子和理解難懂的詞語,方法比較相近。
(1)小組討論:理解詞語的方法有哪些?
(2)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fā)言。
預設(shè):理解詞語的方法有聯(lián)系上下文,在語境中理解。
預設(shè):理解詞語的方法有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理解。
預設(shè):實在不好理解的詞語可以查字典、詞典,或者上網(wǎng)查資料,還可以向別人請教。
2.(出示課件)
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我理解了《剃頭大師》里“這一會兒痛一會兒癢的,跟受刑一樣”這句話,因為我也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
(1)小組討論:讀了這段話,你認為理解難懂的句子可以用什么方法?
(2)小組代表發(fā)言:理解難懂的句子,可以運用“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的方法。
3.(出示課件)
聯(lián)系上下文,我知道了“只見松林里一個個斗笠像蘑菇一樣”,原來是在寫小孩子們的樣子。
讀了這段話,你認為理解難懂的句子可以用什么方法?
小組討論交流,全班交流:
(理解難懂的句子,可以運用聯(lián)系上文的方法,“是誰一聲歡叫把雨珠抖落”,是寫小孩子采到蘑菇時高興地叫了起來,因此,這里是說一個個頭戴斗笠的孩子像蘑菇)
4.(出示課件)
理解難懂的句子,還可以查查資料,或者向別人請教。
5.教師小結(jié):理解難懂的句子,可以運用“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上下文、查找資料、詢問他人”等方法。(板書:理解難懂的句子的方法: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上下文、查找資料、詢問他人等)
設(shè)計意圖:
出示交流內(nèi)容,通過對例句的分析,學習理解句子的方法。
板塊二:識字加油站。
1.(出示課件)
讀一讀,說說你看到的畫面。
出示書中字詞。
2.指名拼讀生字,齊讀畫面上的詞語,指名領(lǐng)讀。
注意讀準“巡、纜、瞭”。
3.小組同學對比讀,互相交流。
4.圖文結(jié)合,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畫面的內(nèi)容。(出示課件)
(示例:旭日東升,海濱哨所,海防戰(zhàn)士們已經(jīng)早早起床,他們有的站在一艘軍艦上向四周瞭望,有的在附近島嶼上四處巡航。沙灘上,美麗的貝殼靜靜地躺著,和纜繩、鐵錨相望,他們一起說著悄悄話)(板書:看圖識字)
設(shè)計意圖:
看圖識字,并用上這些詞語,想象畫面,連成一段話,訓練了學生的寫話能力。
三、詞句段運用。
板塊三:詞句段運用。
(一)(出示課件)
讀一讀,說說兩組加點詞語意思的不同。
出示書中句子。
1.讀一讀,指名讀,齊讀,男女比賽讀。
2.說一說,小組交流,讀讀句子,每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3.小組代表發(fā)言。(板書:在語境中理解詞語)
第一組句子,加點的字是“熟”。在第一句話中“熟”的意思是“食物燒煮到可以食用的程度”;第二句話中“熟”的意思是“熟練,表示程度深”。
第二組句子,加點的詞語是“味道”。在第一句話中“味道”的意思是“舌頭接觸蘋果時所得到的感覺”;第二句話中“味道”的意思是“看這本書時的感受、情趣、意味”。
(二)(出示課件)
下面的例句是圍繞一個意思來寫的。讀一讀,再選一個開頭照樣子寫一寫。
出示書中例句。
1.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師生評議。
2.說一說這兩段話什么特點。
小組交流,代表展示,師生評議。
兩個例句的構(gòu)成規(guī)律是,句子是圍繞開頭的小句來寫的,后面部分把這個意思寫得更加清楚明白。
第一句話是圍繞“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膽小”寫的;第二句話是圍繞“他們高興極了”寫的。
3.仿照上面的文段,寫一段話,圍繞一個意思去寫。
(出示課件)(板書:圍繞一個意思去寫)
示例:雨下得真大。哇!雨點一串又一串“噼里啪啦”從天而降,打在地上濺起了一朵朵美麗的水花。不一會兒匯到一起變成了潺潺流淌的小河,流向遠方。往遠處看,到處都是白茫茫的,分不清哪里是樓房,哪里是大樹。樹葉被雨水沖刷得更加翠綠、透亮,樹枝搖搖晃晃的,好像快要掉到地上似的。路旁的花朵被風吹得東倒西歪,一片又一片地落到了地上,順著雨水漂向了遠方。
設(shè)計意圖:
詞句段的設(shè)計其實就是對“圍繞一個意思”寫片段的運用與實踐。
四、日積月累。
板塊四:日積月累。
1.出示書中“日積月累”的內(nèi)容。
2.師范讀,學生跟讀,自由朗讀。
3.以上都是關(guān)于什么的名言?(都是關(guān)于有錯就改的名言)
(板書:關(guān)于有錯就改的名言)
4.它們的意思分別是什么?(課件出示)
見善則遷,有過則改:見到美善的品行就努力學習,有了錯誤就馬上改正。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有過錯卻不加以改正,這才是真正的過錯。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誰能不犯錯誤呢?犯了錯誤而能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事了。
改過不吝,從善如流:改正過錯不要吝惜,聽取正確的意見要像水從高處流到低處一樣迅速自然。
5.自由朗讀,積累背誦。
五、課堂小結(jié)。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交流了理解句子的方法,學會了看圖自主識字、根據(jù)語境理解詞語、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還積累和理解了關(guān)于有錯就改的名言。
【板書設(shè)計】
語文園地
1.結(jié)合閱讀體驗,總結(jié)理解難懂的句子的方法;
2.學習詞語并展開想象;
3.認識漢語一詞多義現(xiàn)象;學會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4.積累背誦關(guān)于“改過”的名言。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14
學習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樂于交流的意識
2、學會觀察生活和搜集資料,培養(yǎng)口語交際的能力。
3、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做到語句通順。
教學重難點:學會觀察生活和搜集資料
教學過程:
一、討論交流
?、俳M內(nèi)交流,讓組內(nèi)同學充分了解大家搜集到的祖國傳統(tǒng)文化。
?、谕七x一名同學作為小組“代言人”,代表本組向全班作介紹。
二、觀摩評選
?、俑餍〗M將自己的資料(文字、圖片、實物等)展示出來。
?、谛〗M之間互相觀摩。
?、勖课粚W生要記住各小組搜集資料的情況,為評選作準備。
三、集體評議
?、俑鹘M同學評議:哪組活動開展得好?好在哪里?
?、趯W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四、總結(jié)、頒獎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 自主發(fā)現(xiàn)詞語的構(gòu)詞特點,培養(yǎng)自主學習意識。
2、 通過觀察圖畫與詞語,初步了解十二生肖這一傳統(tǒng)文化。
3、 培養(yǎng)學生的積累能力。
教學重難點:
通過觀察圖畫與詞語,初步了解十二生肖這一傳統(tǒng)文化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倩貞浥f知,明其特點。
出示:“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保▽W生說說這句話中意思相反的詞。)
②出示詞語
遠近聞名 黑白相間 輕重倒置
舍近求遠 頭重腳輕 積少成多
異口同聲 左鄰右舍 里應(yīng)外合③
a.引導學生認讀詞語。
b.引導學生留心加點的字的意思及在詞語中的位置,發(fā)現(xiàn)這些詞語的構(gòu)成特點。
?、垡龑W生積累詞語。
a.鼓勵學生把想到的具有上述特點的詞語寫在黑板上。
b.學生讀讀記記這些詞語。
二、讀讀背背
?、儆^察與認讀。
a.學生觀察圖片:這是什么?(郵票)上面畫的又是什么?
b.學生認讀圖片下面的詞語,不認識的字看看拼音。
?、诹私馐ぁ?/p>
a.讓學生懂得郵票上畫的是十二生肖,這是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
b.交流一些有關(guān)十二生的傳說。
c.交流生活中與十二生肖有聯(lián)系的地方,如,人的屬相、年份。
d.學生說說自己屬什么。
?、圩x讀與背背。
a.學生讀詞語,注意按一定的順序。
b.學生試背十二生肖。
三、總結(jié):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1、運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認識“搞、稿、編”等9個字。
2、能主動參與展示活動,樂于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獲和才能,并善于與別人交流。
3、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重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過程:
一、讀讀認認
?、賹W生自讀并觀察生字特點。
?、趯W生說說發(fā)現(xiàn)的特點。(生字都是由熟字加上偏旁構(gòu)成的,字音也與熟字相同或相近。)
?、蹖W生自由讀、指名讀。
?、芡ハ鄼z查對生字的認讀情況。
二、展示臺
①學生商議展示方式。
?、谧灾骰蚝献鬟M行展示的準備工作,班長與組長負責進行分工,教師參與準備(注意不同傳統(tǒng)文化的不同展示形式)。
③學生自主進行展示、交流(鼓勵學生邊展示邊介紹)。
?、芙處熆偨Y(jié),表揚表現(xiàn)突出的小組或個人。
第五單元復習題一
1、 (迎候 等候)
大家手捧鮮花,在機場( )貴賓的到來。
李老師已經(jīng)在辦公室( )多時,你快去吧!
(拜訪 拜見 )
我特地前來(拜見)恩師。
孔子不遠千里,來到洛陽(拜訪)老子。
2、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寫出相應(yīng)的成語。
白天黑夜都在加倍趕路。( 日夜兼程)
十分有名。(遠近聞名)
形容旅途十分辛苦。( 風餐露宿)
絲毫沒有留存。(毫無保留)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學無止境 )
長途跋涉后,勞累疲乏。(風塵仆仆)
3、孔子,名( 丘),字(仲尼),生活在 (兩千) 多年前的(春秋時代 )。他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的弟子將他的言行記錄下來,編成(《論語》)。我知道孔子的名言:(溫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鬃釉谌畾q的時候,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 (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4、學習了《孔子拜師》,我知道了,人們敬重孔子的品行,是因為:(孔子謙虛好學,不畏艱辛,求知若渴)。人們敬重老子的品行,是因為: (老子謙虛有禮, 愛護晚輩,誨人不倦) 。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蹦隳芘e生活中的例子說明這句話的意思嗎? 。
5、 組詞。
論 ( )( ) 曲( )( ) 悶( )( )
干 ( )( ) 降( )( ) 重( )( )
作( )( ) 溜( )( ) 乘( )( )
6、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寫出這句話中的幾組反義詞。
?。? — )( — )( — )( — )
7、盤古倒下后,他的身體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 (四季的風) 和(飄動的云 ) ;他發(fā)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他的雙眼變成了(太陽和月亮) ,他的四肢,變成了大地上的 (東、西、南、北四極);他的肌膚,變成了(遼闊的大地) ,他的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變成了(茂盛的花草樹木);他的汗水變成了 (滋潤萬物的雨露) ……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15
教學目標:
1.這首詩通過幻想和想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指導學生理解詩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整體感知詩歌的音韻美。
3.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感受自然美,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4.仿照詩歌的第3小節(jié)再編一段。
教學重、難點:
1.培養(yǎng)學生有聲有色地朗讀,在誦讀中體會詩歌的語言美和音韻美。
2.引導學生和文本進行對話,做到熟讀能誦。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新課:
1.孩子們,我知道大家都很喜歡聽歌、唱歌,今天,我想送給同學們一首歌,我們一起來聽聽好嗎?(播放《種太陽》)
2.同學們聽得都很認真,很多同學都情不自禁地跟著哼唱起來了,讓我感受到你們也很喜歡這首歌,你能說一說這首歌表達了什么愿望嗎?(學生自由發(fā)言)
3.“種太陽”一個多么美妙而大膽的想法呀,我想在我們小小的童心中,也會有這許許多多的夢想,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夢想的天堂,共同走近“我想”。(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打開書,讀一讀這首詩,邊讀邊想:我的愿望是什么?(學生自由讀文)
2.讀后反饋,教師板書:
手兒、桃樹枝
腳丫、柳樹根
眼睛、風箏
自己小草、小花、柳絮、蒲公英
三、細讀課文,體味情感:
?。ㄒ唬┱埬銖闹羞x出自己自喜歡的一小節(jié),反復地讀一讀,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
?。ǘ┩瑢W們讀得都很認真,那就讓我們把這份認真延續(xù)到下面的學習中,請你把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讀給組內(nèi)的小伙伴聽,并相互交流各自的感受。(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ㄈ﹨R報交流。
1.第一小節(jié)
2.第二小節(jié)
3.第三小節(jié)
4.第四小節(jié)
四、總結(jié):
孩子們,你們的心是火紅的,更是奔放的,小花、小草、柳絮、蒲公英是我們的夢想,飛上月球,遨游太空更是我們美好的幻想。我記得愛因斯坦說過這樣一句話:“想象力遠比知識本身更重要?!蹦蔷妥屛覀儚默F(xiàn)在開始,插上想象的翅膀,用我們的刻苦和勤奮去努力實現(xiàn)我們美好的夢想吧!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