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睛雪天山出

不斷風云地極來

注:(1)玉門關,漢長城重要關隘,在甘肅敦煌市西北90公里的漢長城線上,

是絲綢之路北路必經的關隘。相傳和闐玉經此輸入中原,故名。

(2)天山,即指祁連山。

*南庭北庭幕" />

国产免费爱片一级无码AV_精品日本少妇一区二区免费A∨_91精品污污污国产免费_色欲人妻精品二区一区

關于長城的對聯(lián) 晨曦初朗,斜月孤伶門上關

時間:2021-11-17 04:28:20 文化

玉門關聯(lián)
*無邊睛雪天山出
不斷風云地極來
注:(1)玉門關,漢長城重要關隘,在甘肅敦煌市西北90公里的漢長城線上,
是絲綢之路北路必經的關隘。相傳和闐玉經此輸入中原,故名。
(2)天山,即指祁連山。
*南庭北庭幕已空
陽關玉關門不閉
(洪亮吉詩句摘聯(lián))
注:(1)洪亮吉,字雅存,號北江,清陽湖人,乾隆進士。
(2)此聯(lián)摘錄洪亮吉《自烏蘭烏素至安濟海雪皆盈丈十余日不見寸土因縱筆作》
一詩中二句。
(3)南庭,指南匈奴的王庭,泛指南匈奴及其故地。它的位置,據(jù)《新唐書·突厥傳下》
記載:“由焉耆西北七日行得南庭,北八日行得北庭。”
(4)北庭,漢代北匈奴所據(jù)之地為北庭。
陽關長亭聯(lián)
悲歡聚散一杯酒
西北東南萬里程
注:陽關,漢長城重要關隘,在敦煌市西70公里的古董灘上,因在玉門關之南而得名,
是絲綢之路南路必經的關隘。
敦煌鳴沙山、鳴山寺聯(lián)
沙自幾時鳴驚雷但有蜇龍起
池猶亙古在出水還期天馬來

景是仙鸞描出畫
形為天馬負來圖
注:鳴沙山,在甘肅省敦煌市南6公里,北麓有月牙泉。登山俯瞰,沙丘林立,
清泉蕩漾,從山頂下滑,沙礫隨人體下墮,鳴聲不絕于耳,故稱鳴沙山,
山上有鳴山寺。
嘉峪關聯(lián)
二崤虎口夸天險
九折羊腸確地雄
注:嘉峪關,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稍偏西,嘉峪關市西約7公里。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征虜大將軍馮勝奉明太祖朱元璋御旨,在祁連山
與黑山之間的嘉峪塬上建嘉峪關,土城周長726米,有關無樓,以后又逐漸建了
大小樓閣十余座,雕梁畫棟,五彩繽紛,雄偉壯觀,成為明代萬里長城的重關,
號稱“天下雄關”。
磨磚砌就魚磷瓦
五彩裝成碧玉樓
注: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嘉峪關內城修建竣工,負責這項工程的肅州衛(wèi)
嘉峪關承信校尉王鎮(zhèn)立一碑,題為“嘉峪關碣記”。記載了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
秋八月到次年春二月肅州兵備道副使李端澄(河南武陟人,進士)重建關城和東西二樓
暨官廳、夷廠、倉庫等情況。碣右側刻七言詩一首,這是其中的兩句。

嘉峪關戲樓對聯(lián)
離合悲歡演往事
愚賢忠佞認當場
注:嘉峪關戲樓,在嘉峪關外城,明代有戲樓,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五月
重建,對聯(lián)磚雕在戲臺兩側。

嘉峪關·魏炳蔚題
時雨助王師直教萬里昆侖爭迎馬跡
春風懷帝力且喜十年帷幄重握刀環(huán)
注:此聯(lián)原懸掛在嘉峪關戲臺前臺的木格上,現(xiàn)懸掛于重建之關帝廟內。
洪亮吉詩句摘聯(lián)
嘉峪關前夕霧收
布隆吉后曉星浮
注:(1)布隆吉,今甘肅省安西縣境內,清代曾置柳溝衛(wèi)于此。
(2)此聯(lián)摘自洪亮吉《行抵伊犁追憶遭中聞見率賦六首》中頭兩句。
林則徐題聯(lián)
桐蔭睡鶴觀調息
雪夜圖蕉得畫禪
注:1842年10月19日林則徐在流放新疆途中來到肅州(今甘肅酒泉),此間偶遇與他
同在嘉慶年間考中進士的云州,故友重逢,書贈這副對聯(lián)。對聯(lián)右上方題
“云州四兄大人同年清鑒”,右下方題“少穆弟林則徐”。此聯(lián)現(xiàn)存于嘉峪關。
酒泉市酒泉亭左宗棠對聯(lián)
中圣人之清,有如此水
取醉翁之意,以名吾亭
注:(1)左宗棠(公元1812--1885年),湖南湘陰人,字季高,一字樸存,舉人出身,
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任陜甘總督,為欽差大臣,督辦陜甘軍務,清同治十二年
(公元1873年)到達肅州。
(2)中圣人,古代對酒的隱稱。曹魏時,曹操禁酒甚嚴。當時人諱說酒字,
把清酒叫圣人,濁酒叫賢人。尚書郎徐邈私飲沉醉,對人稱中圣人,猶言清酒。

蘇武山蘇武廟聯(lián)
三千里持節(jié)孤臣,雪窖冰天,半世歸來贏屬國
十九年托身異域,韋鞲毳幕,幾人到此悔封侯
注:(1)蘇武,字子卿,漢武帝天漢初年以中郎將出使匈奴,被匈奴拘留,逼其投降。
蘇武以民族氣節(jié)為重,威武不屈,被匈奴主罰為牧工,在漢長城內外牧羊,
留下了許多傳說。
(2)蘇武廟,在長城線上的民勤縣東南的蘇武山上。相傳蘇武曾牧羊于此,后人在此
立祠紀念,明清兩朝又有增建,改名蘇武廟,廟殿中塑有蘇武像。

蕭關城樓聯(lián)
峰高華岳三千丈
險據(jù)秦關百二重
注:(1)蕭關,古關名,故址在明“九邊”重鎮(zhèn)之一的固原東南,是古代關中去
塞北的交通要沖,古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今關樓已不存。
(2)峰,指固原境內的六盤山。
(3)華岳,指西岳華山。
(4)秦關,即河南靈寶縣的函谷關。
(5)百二重,一百二十重。
宣大以蔽京師
偏頭以蔽全晉
注:(1)偏關,位于山西省偏關縣,東連鴨角山,西逼黃河,形勢十分險要。
因其地東高西低,所以又叫偏頭關。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89年)始建土械,
并置偏頭所,太原鎮(zhèn)總兵駐地。
(2)紫塞,據(jù)(古今注),“秦筑長城,土色皆紫,故名紫塞”。
(3)京師,指明大都北京。
(4)晉,山西省的簡稱。
恒山南關北岳行宮對聯(lián)
峻岳鎮(zhèn)幽燕,近翊黃圖,風雨永昭和會
靈山鐘畢昴,遙連紫塞,陰陽迭起貞元
注:(1)恒山,北岳,主峰在山西渾源縣東南,長城在附近折向西南。
(2)畢昴(mao),二十八宿之二星。
古北口聯(lián)
地扼襟喉通朔漠
天留鎖鑰枕雄關
注:(1)古北口,在北京密云縣東北部。地勢險要,自古是華北平原通往內蒙古草原的要道。
(2)朔漠,指內蒙古草原。
(3)雄關,這里指山海關。
居庸關聯(lián)
雄關積翠倚苕蕘
碧樹經霜葉未凋
重關深鎖白云收
雁門關聯(lián)
莫愁前路無知己
西出陽關多故人

曙色晴明,殘星幾點雁橫塞
晨曦初朗,斜月孤伶門上關

三關要隘無雙地
九塞尊崇第一關   橫批:天險
注:(1)雁門關,在山西省代縣城西北20公里的雁門山腰,又名西陘關,與寧武關、
偏關合稱三關。兩山對峙,其形如門,向為軍事要隘?,F(xiàn)關城為明洪武七年
(公元1374年)所建,存關門三座。
(2)九塞,指古代的九個要塞,雁門為其一。
(3)要隘,又作“沖要”。
娘子關城樓聯(lián)
雄關百二誰為最
要路三千此并名

樓頭古戍樓邊寨
城外青山城下河
注:娘子關,位于山西省平定縣緘東北,是長城著名關隘,出入山西的咽喉。原名葦澤關。據(jù)傳,唐太宗之妹平陽公主率領娘子軍在此駐防,遂更名為娘子關。
偏關聯(lián)
地控黃河北
山連紫塞長

【關于長城的對聯(lián) 晨曦初朗,斜月孤伶門上關】相關文章:

1.關于長城的對聯(lián) 晨曦初朗,斜月孤伶門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