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后管理委員會的有關規(guī)定,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博士后流動站開展2021年博士后招收工作,現(xiàn)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招收條件
(一)基本條件
1.年齡在35周歲 (含)以下的非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人員。
2.獲得博士學位,且獲學位時間一般不超過3年,品學兼優(yōu),身體健康。
3.申請人不能申請到授予其博士學位單位的同一個一級學科的流動站做博士后,也不得申請到授予其博士學位的研究所做博士后。
4.博士后在站期間必須脫產(chǎn)。在職博士后,一般為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高校、科研院所教學科研人員。黨政機關領導干部不得在職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5.其他未盡事宜參照社科院博士后管理委員會、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博士后管理相關規(guī)定辦理。
(二)所需具備的其他條件
1.國家資助博士后:主要招收“雙一流”建設高?;蛑袊缈圃?、中國科學院等重點科研院所博士畢業(yè)(含世界綜合排名或?qū)W科排名前200名高校博士畢業(yè)),已有一定學術積累的青年人才到我所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應于博士期間獨著或作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發(fā)表至少兩篇學術論文;無論文發(fā)表者,博士畢業(yè)論文應被評為“優(yōu)秀”;論文發(fā)表期刊參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
2.項目博士后:主要招收國內(nèi)外院校博士畢業(yè)、已有一定學術成果發(fā)表或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研究經(jīng)歷的青年人才到我所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3. 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博士后:按照《2021年博士后國(境)外交流項目申報指南》(附件1)的要求,由我所接收申報材料并擇優(yōu)推薦,經(jīng)全國博士后管委會組織評審,最終確定人選。材料提交截止時間與國資、項目博士后相同。
二、招收考核
(一)2021年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博士后招收計劃(詳見附件2)
(二)招收考核
流動站對申報人的申報材料進行初審,通過初審后通知參加招收考核,擬于10月下旬組織,并對申報的創(chuàng)新項目進行評審。
三、報名要求及聯(lián)系方式
(一)電子郵件報名:郵件主題格式為:申請人姓名+意向?qū)熜彰?應屆/在職/無人事關系,郵件地址:mzsbsh@cass.org.cn。
(二)申請人須提交以下材料的電子版:
1.博士后申請表(附件3);
2.申報博士后人員基本信息表(附件4);
3.專家推薦信兩份(本人的博士生指導教師和同領域正高級專家各一份,格式參考附件5);
4.博士學歷、學位證書掃描件及博士學位認證電子版(國內(nèi)學位認證:申請人在“學位網(wǎng)”查詢生成;國外學位認證:教育部留學人員服務中心提供);
5.有效證件:身份證、護照(外籍人員)等;
6.所報專業(yè)主要代表作(博士期間獨著或作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發(fā)表的須注明,研究成果發(fā)表或出版的截止時間均為材料申報截止時間),或“優(yōu)秀”博士畢業(yè)論文及證明材料。
7.申報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博士后的還需要提供博士畢業(yè)院?;?qū)W科世界排名前100名的證明材料(泰晤士、QS等較具公信力的機構排名)。
(三)材料申報截止時間:2021年9月15日。
(四)聯(lián)系人:曹老師,聯(lián)系電話:68933791(請電話確認材料是否收到),辦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南大街27號院六號辦公樓。
下載相關內(nèi)容>>>
1.2021年博士后國(境)外交流項目申報指南.pdf
2.2021年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博士后招收計劃.docx
3.博士后申請表.doc
4.申報博士后人員基本信息表.xlsx
5.專家推薦信參考格式.doc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博士后流動站
2021年8月23日
【2021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博士后招收6人】相關文章:
3.班主任實習報告
4.讀《祖父》有感
6.酒店培訓心得體會
9.餐廳主管工作計劃
10.辦理工傷委托書